[实用新型]一种垂直、水平双极化定向板状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5305.2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4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立;蒋利军;杨昆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旌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水平 极化 定向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具体涉及垂直、水平双极化定向板状天线。
背景技术
双极化天线是一种新型天线技术,组合了90°正交双极化,同时工作在收发双工模式下,每个小区仅需一副双极化天线,因此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节省单个定向基站的天线数量。
一般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的定向基站(三扇区)要使用9根天线,每个扇形使用3根天线(空间分集,一发两收),如果使用双极化天线,每个扇形只需要1根天线;同时由于在双极化天线中,±45°的极化正交性可以保证+45°和-45°两副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满足互调对天线间隔离度的要求(≥30dB),因此双极化天线之间的空间间隔仅需20-30cm;另外,双极化天线具有电调天线的优点,在移动通信网中使用双极化天线同电调天线一样,可以降低呼损,减小干扰,提高全网的服务质量。
当全向小区分裂成三小区时,最多仅增加一副天线(原全向小区在双工模式为2副天线)。传统的单极化天线,当全向小区分裂为三小区时,天线数量剧增(即使在双工模式时也至少增加4副),由于天线之间(RX-TX,TX-TX)的隔离度(≥30dB)和空间分集技术要求天线之间有水平和垂直间隔距离,这时必须扩大安装天线的平台,增加了基建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垂直、水平双极化定向板状天线,其能够实现馈电网络的串馈、并馈结合,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较宽带宽与高增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垂直、水平双极化定向板状天线,包括一天线,所述天线的水平半功率夹角≥22°,垂直半功率夹角=22°。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天线的增益>17dBi。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的频段为3400MHz~3600MHz。
根据上述方案形成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馈电网络采取串馈、并馈相结合,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设计要求;
(2)在设计双极化的前提下,实现较宽带宽的整体结构简单;
(3)在有限的外形尺寸下,实现较宽带宽与高增益;
(4)整体增益高,覆盖范围大;
(5)有效降低了终端天线成本;
(6)可以满足分集接收、双端口双工的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口1的垂直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口1的水平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口2的垂直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口2的水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馈电网络实现串馈、并馈结合,并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较宽带宽与高增益;同时充分考虑了电波特殊的使用环境、散射、多径等问题。
基于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垂直、水平双极化定向板状天线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天线100,该天线100的定向覆盖夹角:Hθ1/2>=22°(水平半功率夹角),Vθ1/2=22°(垂直半功率夹角)。
同时,该天线的增益要求>17dBi,工作频段为3400MHz-3600MHz。
上述方案形成3.5GHz垂直、水平双极化扇区覆盖天线,其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正交双极化、较宽带宽、高增益,使得无线覆盖的成本降低。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如下:
(1)四单元馈电采用串馈、并馈相结合,双极化各端口设计时必须考虑隔离度问题;
(2)为保证驻波,50欧姆N-K馈电与微带线之间的匹配,进行阻抗调整;
(3)天线载体,FR4材料,介电常数4.5。
(4)天线馈电采用N-K连接器反射底板背面馈电。
(5)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性能要求,采取微带线进行功分器的匹配。
基于上述要求形成的天线解决了馈电网络的串馈、并馈结合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较宽带宽与高增益。同时兼顾电波特殊使用环境、散射、多径等问题。
该实施例中提供的天线从仿真、测试结果来看是非常成功的。
对于端口1的测试,参见图1、图2a以及图2b。其中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旌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旌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5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座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频段水平面全向副瓣对消天线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