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频、双端口圆极化RFID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5295.2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5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立;蒋利军;杨昆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旌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4 | 分类号: | H01Q1/14;H01Q1/50;H01Q13/08;H01Q19/10;H01Q21/24;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频 端口 极化 rfid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具体涉及一种超高频、双端口圆极化RFID天线。
背景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当前RFID系统广泛应用在物流、生产安全、道路通行方面。由于被识别物体的空间指向可能无法固定或标签的黏贴方式不确定,这就要求读写器天线为圆极化天线。在有的RFID无线通讯系统中用到的圆极化调制方式,可以显著的降低系统对带宽的要求,简化数据通讯方式,这就要求读写器发射天线为双端口圆极化天线。
因此,提供一种完全满足特定恶劣环境下应用的双端口圆极化天线是本领域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超高频、双端口圆极化RFID天线,该天线能够在特定的恶劣环境下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超高频、双端口圆极化RFID天线,包括一天线,所述天线的3dB夹角分别为:水平为70°,垂直为60°,轴比为2.5~3.5;所述天线双端口隔离度<-30dB。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天线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的增益要求>7dBi。
再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的工作频段为902MHz~928MHz。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超高频、双端口圆极化RFID天线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高隔离度;
(2)微带天线以FR4介质为载体,厚度1mm,采取类似空气微带的设计思路,在满足RFID系统性能指标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了天线成本;
(3)增益比较高,可以传输较远的距离,经过实际测试,RFID的通信距离达到10米;
(4)性价比高,覆盖范围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旋圆极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旋圆极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端口圆极化的超高频RFID天线,该天线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高隔离度。
参见图1和2,该天线100的3dB夹角分别为:水平为70°,垂直为60°,轴比为2.5~3.5。
天线双端口隔离度<-30dB。
天线的厚度为1mm。
天线的增益要求>7dBi。
天线的工作频段为902MHz~928MHz。
上述方案形成的天线具有隔离度高、性价比高、覆盖范围满足要求等优点,同时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米。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如下:
(1)两个单元101、102分别实现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
(2)天线载体,FR4,介电常数4.4;
(3)天线馈电采用TNC连接器背面馈电,天线距离反射板10mm;
(4)天线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户外高挂情况,避雷处理必须考虑,在两个单元101、102上设置有避雷点103、104。
该实施例中形成的天线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旌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旌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5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带连接器的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