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泵双罐真空脱气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64943.2 | 申请日: | 2011-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0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铁仁 |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闫立德 |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泵双罐 真空 脱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单泵双罐真空脱气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系统补水和管网泄漏问题的存在,供暖及制冷水循环系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有一些空气。这部分气体在系统中以下三种形式存在:1、气体以气团的形式积聚于系统中的高点或局部高点,如管线拐角处,散热器或风机盘管的顶部等。2、气体以游离气泡形式随系统中水循环运动。3、气体溶解于水中,并随水循环运动。其中1、2中的气体为游离性气体,第三种为溶解性气体,三者之间会不停相互转化,但在无外界条件变化时,其各种形式的存在量会相对稳定。水中存在的空气会对供暖及制冷水循环系统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系统中的氧气会造成系统的氧腐蚀;换热器表面附有的气泡会降低其传热效率;系统内积聚的气体会产生气阻,造成系统的阻力不均衡,造成系统循环不畅,产生噪音、气蚀,最后这些问题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调试困难,造成水泵有效扬程的降低和运行效率的低下,降低其他设备及整个管网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所以,排气问题成为系统运行中耗时耗力永无休止的课题,人工排气给维护维修人员带来了超负荷的工作量,但效果差。
在我国目前的供暖及制冷水循环系统中,除少数大型规范系统进行了除氧外,大部分系统都未采取主动的脱气措施,而是通过控制管线安装坡度,设置顶部自动排气阀,换热器通过人工排气阀排气等。这些措施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造成很多系统运行不正常,影响采暖或制冷效果。同时由于水中含有氧气而使得供热(制冷)管道和钢制散热器腐蚀、穿孔漏水的现象大量发生,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散热器厂家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做散热器的内防腐,即便如此,其防腐效果仍不理想。而在欧洲因为水质控制很严格,钢制散热器不进行内防腐,却几乎未发生腐蚀漏水的问题。因此,采取在线脱气除氧,对系统进行主动的防护,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有效尝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单泵双罐真空脱气机,能安全快捷地将水中的气体脱出,保证水循环系统的运行,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脱气效果好,速度快,使用成本低和寿命长的优点。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水泵、电磁阀和底座所组成,水泵进水口通过抽水三通管与左、右罐体内下端相通,位于左、右罐体的三通管上分别设有控制左、右罐体抽水管启闭的电磁阀,左、右罐体上端通过进水三通管与总供暖系统的暖气回水管相通,水泵出水口与以进水三通管相隔一段距离的总供暖系统的暖气回水管相通,左、右罐体上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端设有单向排气阀。所述的位于左、右罐体内上端的进水三通管上设有喷淋头。所述的进水三通管的进水量小于水泵出水口排水量。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能安全快捷地将水中的气体脱出,保证水循环系统的运行,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脱气效果好,使用成本低和寿命长的优点。根据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威廉姆-亨利于1803年创立的亨利定律,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与水温和压力相关,在一定温度下,与气体的压力成正比。即在一定的压力下,水温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加,水温升高,气体溶解度降低。当降低水面的压力,则可在较低水温下,使溶于水中的气体析出,从而除去水中的气体。本实用新型依据上述原理设计,是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产生真空,将水中的游离气和溶解气释放出来,再通过自动排气口排出系统,脱气后的水再注入系统,这些低含气量的水是不饱和水,对气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它将吸收系统中的气体以寻求气水平衡。真空脱气机每20-30秒重复一次这样的循环,可将系统水中的所有气体脱除。
本实用新型在采暖循环水量约为280吨,总溶气量4512升的居民区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每小时能排气39升,排气周期为115小时(约4.8天),报修率仅为4.8%。远远优于市场现有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单泵双罐真空脱气机,主要由水泵2、电磁阀4、6和底座9所组成。水泵进水口3通过抽水三通管5与左、右罐体8、10内下端相通,位于左、右罐体的三通管上分别设有控制左、右罐体抽水管11启闭的电磁阀。
水泵进水口通过抽水三通管和电磁阀4与左罐体内的抽水管上端相通,水泵进水口通过抽水三通管和电磁阀6与左罐体8内的抽水管上端相通,两抽水管下端相通分别相通左、右罐体的内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铁仁,未经刘铁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4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