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吹熔炼炉注氧加温强化金属熔炼烟化挥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3753.9 | 申请日: | 2011-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5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安;杨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龙安;杨龙祥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61000 云南省红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炼炉 加温 强化 金属 熔炼 挥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吹熔炼炉上的辅助装置,特别是注氧加温强化金属熔炼烟化挥发装置,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侧吹炉熔炼炉的上部风眼,(俗称三次风眼),风眼的直径为50~70mm,其用途是在金属烟化过程中,用肉眼观察炉膛内的烟气反应情况,帮助操作工大概地掌握烟化的进度,以便投放黄铁矿和适时地取出风口样送检,然后视其结果,是否另作操作处理。所以,现有侧吹炉熔炼炉的“三次风眼”仅限于用肉眼观察参考,取风口样化验,确定其烟化丢渣值,直至合格为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吹熔炼炉注氧加温强化金属熔炼烟化挥发装置,可促进烟化挥发的混合反应和混合反应效果,强化烟化效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加快熔炼周期。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侧吹熔炉的风眼位置安装与气管连接的喷嘴,气管连接一内装加热装置的密闭氧气加温器出口,氧气加温器的入口连接送氧风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喷嘴的入口设置在低于侧吹熔炉顶面800~1200mm的位置,且带有与水平面呈6~20o的下倾角。
氧气加温器从上至下分为氧气混合区、氧气加热区和氧气分布区,该三个区域的容积比为1∶2.5~3.5∶0.8~1.5,加热装置采用发热陶瓷管热电偶,管的上、下两端装在带通孔的支架板上。
氧气加温器的加热装置所配置的温度调控装置采用自藕式变压器和变频式调控器。
侧吹熔炉的注氧喷嘴呈2~4个对称设置,且喷嘴内孔形状为锥型体,侧吹熔炉的炉壁设置有夹层水套,侧吹熔炉的气管入口带有调节阀。
本装置的功用完全期别于原有的“三次风眼”的作用,它可在金属熔炼烟化过程中,加注氧气,促进烟化挥发的混合反应和混合反应效果;另外是对注入前的氧气进行一定的加温,使进入炉膛内的氧气与炉膛内的烟气更易融混,更易烟化挥发,从而强化烟化效果,既能在熔炼烟化挥发过程中促进其燃烧,又可促进烟化的挥发效率。
本实用新型注氧加温装置运用于有色金属冶炼中,可以取得很好金属熔炼还原挥发,具有强化金属熔炼烟化挥发、加速、纯化的效果,可加速升温,提高燃烧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节能效果,减少排放烟气量,技术易于掌握,操作简单,主要优点如下。
1、本注氧烟化装置对于处理有色金属渣料烟化挥发,优于传统侧吹熔炼炉工艺20~30%的效果。
2、注氧烟化装置由于做到了烟化过程注入氧气形成烟气与氧气混合,使得炉膛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促进燃烧,提升了炉内温度,加快和纯化了烟化的还原反应,从而减少了烟化时间和过程。因纯化了烟化挥发形态,也就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3、注氧烟化装置可使烟化挥发还原反应更加充分和完全,降低了弃渣的含量,提高有效回收率。
4、与未改装前技术比,降低燃煤的消耗3~5个百分点,促进节能增效。
5、由于注入氧气之后,燃烧完全,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环境治理。
6、操作简单,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对金属渣料烟化过程随时调控注氧量和注氧温度,控制最佳效果。
7、由于产品质量提高,可获得更良好的经济效益。
8、易于自动化控制,可因生产的过程需要随时调控变化和频繁的特性,实施自动化控制尤为重要,是可行的和易行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侧吹熔炉底座1、底部冷却器2、耐火层3、炉膛4、喷嘴5、气管6、气管入口7、风眼8、夹层水套9、混合喷嘴10、排空阀11、氧气混合区12、支架板13、加热装置14、氧气分布区15、接口16、支架17、送氧风机18、出风口19、支架20、热气出口21、氧气加热区22、氧气加温器2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在侧吹熔炉的风眼8位置处安装喷嘴5,喷嘴5与气管6连接,气管6连接到密闭的氧气加温器23的出口,氧气加温器内装有加热装置14,氧气加温器23的入口连接送氧风机18。
侧吹熔炉的风眼8位置所装的喷嘴5的入口设置在侧吹熔炉顶面之下800~1200mm处,并且喷嘴5带有与水平面呈6~20o的下倾角,从而在侧吹熔炉中可获得更好的烟气与氧气混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龙安;杨龙祥,未经杨龙安;杨龙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3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真空炉料筐
- 下一篇:一种避免渗漏铁液造成短路的感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