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装夹高速精密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3494.X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恒;张华伟;方少强;罗良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6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装夹 高速 精密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工微电机整流子的无装夹高速精密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电动玩具、摩托车电器、汽车电器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种类型的转子、定子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在微电机制造工艺中,电机转子整流子的精加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它对于电机质量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转子粗加工后还不能立刻安装使用,必须经过切削、打磨以达到要求精度。在国内,对转子整流子的加工绝大多数采用普通车床、仪表车床或外圆磨床进行加工,对于转子整流子的加工一般是装夹在三爪卡盘上,然后卡盘转动带动轴的转动,这样的加工方式在加工工件时,需装夹在卡盘上,加工完又得拆卸出来,这种加工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加工好的转子整流子同心度差,废品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任务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减少操作人劳动强度、加工精度高的微电机整流子无装夹高速精密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装夹高速精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装夹高速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电机、燕尾座、压臂、副压臂、进刀机构和控制系统,电机、燕尾座和进刀机构分别安装在工作台面板的后部、中部和前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联轴器与一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支撑座上,在传动轴上安装有一大皮带轮,压臂和副压臂安装在大皮带轮两侧,压臂与副压臂的后端通过压臂连接管相连接,分别与传动轴枢接,在压臂的前端和中端上分别安装有一小皮带轮和一托轮,大皮带轮、小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在燕尾座上安装有限位块、左V型支撑块、右V型支撑块,在限位块上装有轴向定位杆,压臂与副压臂的中端与通过气缸连接器与一带动压臂上下摆动的气缸相连接。
所述进刀机构包括X进刀板、Y进刀板和刀架,X进刀板设在Y进刀板上,刀架安装在X进刀板上,在刀架上安装有刀具,X进刀板、Y进刀板分别由X进刀板驱动气缸、Y进刀板驱动气缸驱动。
在所述左V型支撑块、右V型支撑块上方各设有一个注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减少操作人劳动强度、加工精度高和生产效率高。加工时只要把转子放置在左、右V型支撑块上,无需装夹在卡盘上,操作简单方便;由于直接利用转子转动轴作为基准,整流子对轴的跳动减少,而且通过皮带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转速较高,加工完的整流子精度更高,一致性好,同心度高,有效降低废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无装夹高速精密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三相异步电机1、燕尾座2、压臂3、副压臂4、进刀机构和控制系统,三相异步电机1、燕尾座2和进刀机构分别安装在工作台面板5的后部、中部和前部,三相异步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一联轴器与一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支撑座6上,在传动轴上安装有一大皮带轮7,压臂3和副压臂4安装在大皮带轮7两侧,压臂3与副压臂4的后端通过压臂连接管相连接,压臂3与副压臂4分别与传动轴枢接,在压臂3的前端和中端上分别安装有一小皮带轮8和一托轮9,大皮带轮7、小皮带轮8之间通过皮带10相连接,在燕尾座2上安装有限位块11、左V型支撑块12、右V型支撑块13,在限位块11上装有轴向定位杆14,压臂3与副压臂4的中端通过气缸连接器与一带动压臂上下摆动的气缸相连接。
进刀机构包括X进刀板15、Y进刀板16和刀架17,X进刀板15设在Y进刀板16上,刀架17安装在X进刀板15上,在刀架17上安装有刀具,X进刀板15、Y进刀板16分别由X进刀板驱动气缸18、Y进刀板驱动气缸驱动。
在左V型支撑块12、右V型支撑块13上方各设有一个注油器。
加工时,预先设好切削量及其他参数,然后将电机转子19放置在左、右V型支撑块上,启动后,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气缸使压臂下压,由皮带摩擦带动电机转子高速旋转,同时控制系统控制进刀机构自动进刀,在电机转子高速旋转下电机转子被匀速切削,当切削到位后进刀机构自动退刀复位,停止转动,压臂上升,完成一次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3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裘皮静电植绒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氨酯型环保防水涂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