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3229.1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0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陆恺夷;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新冶金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亚新连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G06F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梁晓霏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机械设备,特别涉及到一种挤压设备及其软件算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连铸生产阶段往往要对铸坯进行一定的挤压,这种挤压有利于减少铸坯的中心的疏松与缩孔,能显著提高铸坯的产品质量,这一点对于大断面铸坯的生产尤其重要。但是,目前国内常用的挤压设备效率和控制精度都不是特别的高,还有进一步改良的空间。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挤压设备及其软件算法,以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设备及其软件算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通过对在拉矫机内部配置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使得拉矫机能够运动至任何期望的位置,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设备由五台特殊设计的拉矫机组成,每台拉矫机内部配置了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使得拉矫机能够运动至任何期望的位置;所述拉矫机的液压管路还配备了检测油压的压力传感器,用于保护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传感器为Profibus-DP总线型位移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精度最高可达5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行程确定为215毫米。
一种挤压设备的软件算法,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根据连铸机的不同拉速区间制作十条拉矫机压下量数据曲线,生产时可以根据连铸机的实际拉速选择相应的拉矫机压下量数据曲线;第二种模式是工艺计算机根据铸坯断面、钢种、钢水温度、连铸机拉速、二冷水量、进拉矫机前铸坯温度等工艺参数构建数学模型,计算出每台拉矫机的压下量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1)当远离设定目标位即偏差很大时,电磁阀得电,使得拉矫机能够快速地向设定目标位运动;
2)当偏差缩小至一定范围时,以某种频率脉冲信号的形式让电磁阀得电,使得拉矫机能精确地向设定目标位靠近;
3)当偏差处于控制精度范围内时,电磁阀不得电,使得拉矫机既能稳定在
设定目标位附近,又不使设备动作过于频繁以至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差的正负决定是轻压下上升电磁阀得电还是轻压下下降电磁阀得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拉矫机前铸坯温度的值取每10秒内的最大值。
本实用新型不但能提高连铸机的拉速,增加单位时间内的铸胚产量,而且还能使钢胚内部组织结构得到优化,实现钢胚内部质量的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挤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含5台特殊设计的拉矫机,这种拉矫机的特点是在液压油缸内部配置了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使得液压油缸能够运动至任何期望的位置。我们选用世界上最著名的位移传感器生产商美国MTS系统公司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考虑到钢厂环境恶劣设备 维护难度大,我们选型的位移传感器是液压缸内部安装的。由于钢厂强弱电设备种类繁多现场电磁信号复杂,而动态轻压下设备的控制精度要求非常高,为防止位移信号受现场电磁干扰而波动,我们选用数字信号传输的Profibus-DP总线型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精度最高可达5um。另外,拉矫机液压油缸的行程较小为200mm,而位移传感器存在一定的零区和死区,为此拉矫机液压油缸在制作时就已经预留了47mm用以规避零区和死区,同时位移传感器的行程确定为215mm这样使用效果会更好。在生产过程中,位移传感器不仅用在每台拉矫机实际压下量数据的反馈信号,而且还用于实时计算每台拉矫机处的铸坯厚度。另外在液压管路还配备了检测油压的压力传感器,当生产处于异常状态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压管路的油压过高时,控制软件会命令拉矫机立即退出动态轻压下功能,切换到更为安全的工作模式,这样对设备的保护起到很好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新冶金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亚新连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新冶金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亚新连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3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机中间罐塞棒控制机构
- 下一篇:钩舌浇铸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