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安全带的防反转带护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2746.7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金锐;朱正军;樊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理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00 | 分类号: | B60R22/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安全带 反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交通安全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车辆安全带反转的带护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车辆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安全配备,在汽车发生紧急刹车、颠簸、倾斜、冲撞或翻覆等紧急事故时,可在瞬间拉住车上的乘坐人员,以防止身体前倾而减少身体所受的撞击或抛出车外,进而避免或降低受伤发生的状况或几率。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多数采用斜肩收式保险带的设计结构,安全带的带体是由强韧材质所制成薄形织带,通常在安全带卷收机构的出口处装有带护,用于导出并保护织带。
如图1所示,目前的带护102上开有“凹”形出带口103,“凹”形出带口103开口较大,其出口边缘上有锯齿10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带护102设置在安全带卷收机构的出口处,织带从出带口103中引出,由于出带口103开口较大,因而织带引出和卷入时,如果织带存在反转、扭曲现象,也会被卷收机构卷入,而一旦卷入反转重叠的织带,则会引起卷收机构卷收跳动,不能实现正常的工作,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卡死和损坏,进而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且出带口边缘锯齿104也增加了织带与带护之间的摩擦,起不到织带导向作用。通常安全带在拉出时存在一定角度,尤其是后座安全带,拉出时甚至有12~17°的夹角,不仅使织带边缘与锁板与外架反复摩擦,导致被刮起毛,当起毛高度和密度较大时,则容易缠住锁板,导致锁板作动失误,从而引起锁板与外架卡死;而且长期大角度的引出卷入,也会使织带本身弯曲变形,导致安全隐患;出带口103的角部101也会发生疲劳损伤与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带护易使织带反转卷入,卡住或者使用失效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车辆安全带的防反转带护,从而避免带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反转卷入,且带护与织带均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防反转带护,带护下部设置有出带口,出带口为长方形的槽口,槽口宽度比安全带织带的带宽大0.3~2.3mm,槽口的开口间隙比织带的带厚大0.65~0.95mm, 且小于双层织带厚度。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带护采用尼龙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在带护的出带口设置了闭合框架的长方形槽口,槽口的缝隙值与宽度均略大于织带的厚度与宽度,从而有效的对织带进行引导,一方面避免了织带被反转或扭曲卷入,另一方面保证织带在卷收时无偏向,不易被卡到或起毛导致卡死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带护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护1下部开有出带口2,出带口2为长方形的槽口,槽口宽度大于安全带织带的宽度0.3~2.3mm ,优选1.15mm,槽口的开口间隙大于织带的带厚0.65~0.95mm,优选0.8mm。带护采用尼龙材料制作,可以有效增加耐磨擦与抗疲劳性能。带护1安装在安全带卷收机构的出口处,织带从出带口2穿出,由于出带口的槽口开口间隙仅略大于单层织带的厚度,因此如果织带产生反转,此时两层织带交叉重叠,厚度大大超过了槽口间隙值,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反转织带被卷入卷收机构。同时,槽口宽度略大于安全带织带的宽度,可以有效避免织带被歪斜卷入导致的损伤与故障,保证织带被妥善的卷绕在卷收卷筒的中部,平滑的槽口也避免了织带与带护的不必要摩擦。带护的其余结构与现有技术类似。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理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理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2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轮锁
- 下一篇:一种实现STK/UTK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