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将机收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2343.2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维 |
主分类号: | A63F9/20 | 分类号: | A63F9/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将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将机,尤其涉及了一种麻将机收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业余生活的不断丰富,麻将作为一种业余的休闲活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欢。而传统的麻将都需要人工的洗牌,非常麻烦,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自动洗牌的麻将机。普通的麻将收牌装置结构复杂,因此生产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麻将机的收牌装置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活塞杆控制连杆的上下运动实现升降挡板上下运动的麻将机收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麻将机收牌装置,包括机架、麻将接收槽以及电机,所述的电机与电机轴连接,电机轴通过主动齿轮与活塞轴上活塞齿轮连接,麻将接收槽内设置有升降挡板,升降挡板通过连杆与活塞轴上的活塞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挡板设在麻将接收槽内的圆柱导轨上,圆柱导轨的上端与机架连接。升降挡板设置在麻将接收槽内,并且能够上下的运动,方便的实现麻将的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轴的主动齿轮还与左转动轴上的左传动齿轮连接,活塞轴上活塞齿轮与右转动轴上的右传动齿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转动轴上设置有左支撑杆,右转动轴上设置有右支撑杆。左支撑杆以左传动轴的轴心为原点转动,右支撑杆以右转动轴的轴心为原点转动,且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为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支撑杆与左转动轴固定连接,左支撑杆上设有滚动装置;右转动轴与右转动轴固定连接,右支撑杆上还设有滚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上设有与支撑座连接的支座孔,与活塞轴连接的活塞孔以及设置在连杆的端部,与升降挡板连接的滚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滚动装置包括螺栓与螺母,螺栓上设有塑料套环,塑料套环外套接金属环。
作为优选,所述的滚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螺栓与塑料套环之间垫片。现有产品中,滚动装置采用轴承结构,生产成本高、安装费时费力,而采用本实用新型中介绍的通过套环套接,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活塞杆控制连杆的上下运动实现升降挡板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麻将的收集与整理,非常方便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左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滚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机架、2—麻将接收槽、3—升降挡板、4—滚动装置、5—连杆、6—左转动轴、7—电机轴、8—活塞轴、9—右转动轴、31—圆柱导轨、32—圆柱导轨、41—螺栓、42—垫片、43—金属环、44—塑料套环、45—螺母、52—活塞孔、53—支座孔、61—左支撑杆、63—左传动齿轮、73—主动齿轮、83—活塞齿轮、91—右支撑杆、93—右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麻将机收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麻将接收槽2以及电机,所述的电机与电机轴7连接,电机轴7通过主动齿轮73与活塞轴8上活塞齿轮83连接,麻将接收槽2内设置有升降挡板3,升降挡板3通过连杆5与活塞轴8上的活塞连接。
升降挡板3设在麻将接收槽2内的圆柱导轨31、32上,圆柱导轨31、32的上端与机架1连接。升降挡板3设置在麻将接收槽2内,并且能够上下的运动,方便的实现麻将的收集。
电机轴7的主动齿轮73还与左转动轴6上的左传动齿轮63连接,活塞轴8上活塞齿轮83与右转动轴9上的右传动齿轮93连接。
左转动轴6上设置有左支撑杆61,右转动轴9上设置有右支撑杆91。左支撑杆61以左传动轴6的轴心为原点转动,右支撑杆91以右转动轴9的轴心为原点转动,且左支撑杆61与右支撑杆91为同步转动。
左支撑杆61与左转动轴6固定连接,左支撑杆61上设有滚动装置4;右转动轴9与右转动轴9固定连接,右支撑杆91上还设有滚动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维,未经李洪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2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色环保连续超微粉碎系统
- 下一篇:空手道下肢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