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现浇层面拉毛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1706.0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0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奎;骆永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层面 拉毛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现浇层面拉毛机。
背景技术
为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建筑施工中常采用混凝土现浇工艺,其成型工具是木模或钢模,为节约资源和降低施工成本,模板常多次重复使用。为避免脱模时混凝土与模壁粘连,特别是在大型建筑物的混凝土滑模现浇工艺中,常在模壁上进行重油涂覆。这种重油涂覆措施造成现浇成型后的混凝土层表面覆盖了一层光滑的油膜,在进行后续粉刷施工时,导致粉刷层与混凝土层之间形成油膜界面使两者的粘结度显著下降,严重时会产生粉刷层大面积自行脱落现象,影响建筑质量,造成施工作业和建筑物使用的安全问题。因此,须对混凝土现浇墙面进行粉刷前的免脱落预处理。常用粉刷层免脱落预处理工艺由以下几种;(1)减薄粉刷层的厚度,以降低粉刷层的自重,从而防止粉刷层的脱落。但厚度减薄受设计标准限制,而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延缓了粉刷层的脱落。并且由于削弱了粉刷层的自身强度,一旦脱落现象发生,则脱落面会更大。(2)采用界面粘接剂涂刷工艺 ,以增加粉刷层和现浇层的粘结力 。但界面剂不但价格较贵,而且受有效粘结时间限制而使施工组织难度增大。因此,在工程实际中这种方法一般仅在已发生粉刷层小面积脱落时作修复之用。(3)采用水泥浆喷覆工艺,在混凝土层表面喷覆水泥浆,使其形成粗糙而均匀的水泥涂层,待其硬化后再作粉刷工艺,以保证粉刷层的粘结性。但这种方法成本较高,施工环境恶化,且粉刷层脱落的可能性依然较大。(4)对混凝土层面进行人工錾毛处理,使粉刷层与现浇层呈嵌入式结合,以增加粘结强度。这种方法效果令人满意,但大面积人工錾毛,费工费时,现场环境恶劣,是施工组织和成本核算中棘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现浇层面拉毛机。本实用新型的拉毛机能消除粉刷层脱落现象,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拉毛机性能稳定,免维护性好,施工人员接受度高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现浇层面拉毛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刀盘,拉毛刀;其中驱动电机通过法兰与第一皮带轮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与刀盘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还安装有砂轮;所述的机架上开设有出屑口,出屑口内安装有鼓风机;所述的刀盘上安装有拉毛刀,且位于刀盘之后的机架上安装有软刷。
所述的机架上还安装有罩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专用电动拉毛机,对混凝土现浇层面进行机械化拉毛作业,获得均匀、致密、三维网状的混凝土拉毛孔,从根本上破坏表层油膜,使粉刷层与混凝土层实现无界面的网状嵌入式粘结,极大地提高粘结强度,从根本上解决粉刷层脱落的问题;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拉毛机性能稳定,免维护性好,施工人员接受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拉毛机对混凝土现浇层面进行机械化拉毛作业后的混凝土现浇层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现浇层面拉毛机,包括机架2,所述的机架2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第一皮带轮7,第二皮带轮8,皮带4,刀盘5,拉毛刀9;其中驱动电机3通过法兰与第一皮带轮7连接,第一皮带轮7与第二皮带轮8通过皮带4连接,第二皮带轮8与刀盘5通过连接轴10连接,连接轴10上还安装有砂轮1;所述的机架2上开设有出屑口13,出屑口13内安装有鼓风机6;所述的刀盘5上安装有拉毛刀9,且位于刀盘5之后的机架2上安装有软刷12。所述的机架2上还安装有罩壳11。
本实施例驱动电机:220V,0.4kW,端面法兰式;刀盘采用切刀伸出量可调式刀盘;切刀采用硬质合金可重磨刀头;机架采用铸造铝合金压铸成型;罩壳采用组合式塑料壳;砂轮为重磨硬质合金刀头,兼作飞轮;排屑装置通过鼓风机吸气,使拉削区呈负压,从而把飞溅状刀屑定向外排,鼓风机由自带的220V,0.3kw电机驱动;封屑刷采用弹性透气材料,除了防止切屑飞溅外,还能防止操作者用力不匀可能产生的拉毛机颠、摆现象或刀头崩断现象。如图2,图3所示,图2为利用本发明的拉毛机对混凝土现浇层面进行机械化拉毛作业后的混凝土现浇层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拉毛面为14,拉毛孔为15。
本实施例的电动拉毛机经多家建筑施工企业一年多的现场应用表明:获得了均匀、致密、三维网状的混凝土拉毛表层,从根本上破坏表层油膜,使粉刷层与混凝土层实现无界面的网状嵌入式粘结,极大地提高粘结强度,从根本上解决粉刷层脱落的问题;粉刷层粉刷质量得到保证,消除了粉刷层脱落现象;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拉毛机性能稳定,免维护性好,施工人员接受度高。现场指标如下:使用寿命:大于1年;刀头耐用度:平均10h;刀头寿命:平均100h;施工效率:大于100m/台·时·人;施工环境:噪声70dB以内,切屑无明显飞溅现象;施工成本:0.10/元m2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1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控制的防盗电子锁
- 下一篇:复合铝箔和防水透汽膜的无机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