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电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1648.1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朱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格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电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加热效果好的改进型电暖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暖器乃人们在冬天用于取暖的一种家用电器产品,目前电暖器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在冬天为追求舒适生活所必备之电器产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暖器已从各种形式之普通电暖器进化为对流式电暖器,对流式电暖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系利用风扇将外界的冷空气抽入箱体内,然后利用箱体内之发热元件将空气加热,最后将加热后的热风送出以实现取暖。
然而,上述现有之电暖器产品虽可实现对流加热取暖之基本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其不足之处尤其体现在:
一、现有技术中的电暖器,其箱体内的各气室布局不合理,使得气流的加热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加热效果差,不能充分利用热源对气流进行加热。
二、由于箱体的内部各气室的布局不合理,使得电暖器的体积较为庞大,占据较大的空间,不便于存放和摆设。
三、电暖器运行时,发出较大的噪音等方面,同样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和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电暖器,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加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加热效果好之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电暖器,其具有噪音低之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电暖器包括有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中的预加热室、发热元件和风扇;该预加热室中设置有内加热室,该内加热室的外壁面与预加热室的内壁面之间保持有间距;预加热室的进风口设置于预加热室的一侧面上,该内加热室的进风口靠近并朝向该侧面,且内加热室的进风口与预加热室的进风口上下错位;该内加热室的出风口连通外界;该发热元件设置于内加热室中;该风扇安装于预加热室的进风口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加热室悬于预加热室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预加热室中悬设有一横向隔板,该横向隔板将预加热室分隔成一级预加热室和二级预加热室,横向隔板上设置有连通一级预加热室和二级预加热室之间的连通口;前述预加热室的进风口连通一级预加热室,该内加热室位于二级预加热室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级预加热室位于横向隔板的下方,该二级预加热室位于横向隔板的上方,该预加热室的进风口与内加热室的出风口形成对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级预加热室位于横向隔板的上方,该二级预加热室位于横向隔板的下方,该预加热室的进风口与内加热室的出风口形成对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通口远离内加热室的进风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进一步设置有进风室,该进风室连通预加热室,进风室之进风口连通外界;该风扇位于进风室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室之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后侧面上,该内加热室的出风口设置于壳体的前侧面上,该进风室之进风口的气流方向与内加热室之出风口的气流方向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室的进风口处设置有活性碳过滤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热元件为可产生远红外线的石英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将内加热室设置在预加热室中,利用该内加热室的进风口靠近并朝向预加热室之进风口的侧面,且该两进风口上下错位,使得气流的行程更长,利用内加热室的各壁面可对应气流进行充分的预加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紧凑,布局更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热源,加快气流的加热速度,工作效率更高,加热效果更好。
二、通过对预加热室和内加热室的合理布置,使得电暖器的体积减小,有效节省存放空间,便于电暖器的存放和摆设,提高了人们使用电暖器的便利性。
三、通过利用横向隔板对预加热室分隔成一级预加热室和二级预加热室,并利用该一级预加热室对气流进行缓冲处理,能有效降低气流产生的噪音,设计上更具人性化。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格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格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1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