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引流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1645.8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9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晶;陈新昌;陈新海;任立新;陶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道路引流沟,属于道路辅助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的道路为了能让积水迅速排出路面,都采用中间凸起的建造方法,再在道路边上建一个截水的护栏,让水从漏水口中排入下水道。而这个护栏一般都是用方形护栏,虽然能有效的截水,但随着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的出现,这个方形护栏的弊端也显露了出来。若车辆不小心擦上,很容易造成轮胎磨损,严重的可能导致轮胎出现破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有效排除道路积水又能防止车胎因擦到护栏而破裂的道路引流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道路引流沟,包括护栏,护栏的上表面呈前低后高的波浪型,且护栏的波谷处设置有数个下水口,各下水口上配合设置有地漏。
所述护栏由若干块整体式花岗岩紧密排列组成。
本实用新型道路引流沟,用磨光的护栏(即上表面呈波浪型的护栏)作为引流沟,同时在护栏的波谷处设置有数个下水口,如此结构设计,既能良好的排放道路积水,又能防止车胎因撞上护栏而破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道路引流沟,包括护栏1,护栏1的上表面2呈前低后高的波浪型,且护栏1的波谷处设置有数个下水口3,各下水口3上配合设置有地漏4。其中,护栏1由若干块整体式花岗岩紧密排列组成。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1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油泵齿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氨氮的生物活性炭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