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抑制水华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60549.1 | 申请日: | 2011-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3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宏;李春杰;刘来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向宏;刘来全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抑制水华的装置,利用了水生植物金鱼藻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过量吸收水体中的氮类物质,减少了水华暴发的营养基础,有效抑制水华的泛滥。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在我国十分普遍,每年高温季节,在水体流动性较差的湖库,水温较高的局部水域就往往可能出现蓝绿藻聚集,这就是“水华”现象。水华大面积爆发会直接导致水生态体系平衡的破坏,对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具有毁灭性影响,也常常影响周围人类的饮水安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清除水华,主要采用打捞方法来清除水华泛滥严重的区域,效果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水华的装置,以有效抑制水华的泛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抑制水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列的人工净水载体和金鱼藻,该人工净水载体的下端和金鱼藻的根部植入水底的泥中;该人工净水载体是一种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的载体,形似水草;在该载体的表面固定有有益净水微生物和酶制剂。
所述的金鱼藻的根部直接插入水底的泥中。
或者,所述的金鱼藻的根部用湿泥包裹后再插入水底的泥中。
所述的人工净水载体系高分子人工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人工净水载体与水生植物金鱼藻配合使用,在金鱼藻生长早期水温低时吸收氨、氮效率较低时,人工净水载体能充分发挥作用,金鱼藻生长旺季又正是水华泛滥之时,更强有力的抑制水华的产生。同时金鱼藻在光合作用下为水体提供氧气,为人工载体上生长的微生物活动创造出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人工净水载体与水生植物金鱼藻形成生态互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人工净水载体与水生植物金鱼藻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金鱼藻的一种植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金鱼藻的另一种植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抑制水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体中将人工净水载体1与金鱼藻2排列植入水底3的泥中。该人工净水载体1是一种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的载体,并将大量的有益菌和酶制剂牢牢固定在该载体上的组合净化体,形似水草,该人工净水载体为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使污染物得到迅速的降解;随着该金鱼藻的生长,逐渐发挥其净水及产生氧气的功能。
在水体的透明度较高时开始培育金鱼藻2,在早春季节用金鱼藻冬芽植入水底的泥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水体温度升高到15-20℃以上时,该金鱼藻冬芽已经生长成藻丛,并开始发挥其净水及产生氧气的功能,此时为水华生长的旺盛期。
所述的金鱼藻冬芽的植入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金鱼藻2冬芽直接插入水底3的泥中(如图2所示);二是先用湿泥4包裹冬芽根部后再插入水底3的泥中(如图3所示)。
将所述的人工净水载体与水生植物金鱼藻同时植入水体,或者在原有布置过人工净水草的水体中适时植入水生植物金鱼藻,均能发挥良好的净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生植物金鱼藻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氮类物质,减少了水华暴发的营养基础;配合人工净水载体(现有技术,专利产品)共同使用。
本实用新型将人工净水草与水生植物金鱼藻配合使用,在金鱼藻生长早期水温低时吸收氨、氮等效率较低时,人工净水载体能充分发挥作用,金鱼藻生长旺季又正是水华泛滥之时,更强有力的抑制水华的产生。同时金鱼藻在光合作用下为水体提供氧气,为人工载体上生长的微生物活动创造出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人工净水载体与水生植物金鱼藻形成生态互补。
由于人工净水载体可在水体中常年布置,可在低温及光照不足季节发挥作用,但在水体温度开始上升季节人工净水草载体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则需补充供氧,才能更充分的发挥其净水功能。本实用新型在水体中将人工净水载体与金鱼藻排列植入水底(图1)。适用于水体透明度较高时开始培育金鱼藻,如早春季节(水温5℃)可用金鱼藻冬芽植入(具体操作方法见图2和图3),到水体温度升高时(温度15℃以上)金鱼藻已经生长成藻丛,开始发挥其净水及产生氧气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将人工净水载体与水生植物金鱼藻同时植入水体,也可在原有布置过人工净水载体的水体中适时植入水生植物金鱼藻,均能发挥良好的净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向宏;刘来全,未经朱向宏;刘来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0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