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红外高通量无损选择平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59845.X | 申请日: | 2011-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8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进;卞坡;张瑛;陈连运;刘斌美;黄青;余立祥;宋乐;黄世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G01N21/25;G01N21/35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通量 无损 选择 平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高通量无损选择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技术是指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试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结果数据,以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在同一时间检测数以千万的样品,并以得到的相应数据库支持运转的技术体系,它具有微量、快速、灵敏和准确等特点。
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Techonologies,简称NDT)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不破坏或损坏被检测对象的前提下,利用样品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来探测其内部和表面缺陷,并对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做出判断和评价。根据无损检测原理的不同,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光学特性分析法、声学特性分析法、机器视觉技术检测方法、电学特性分析法、核磁共振检测技术与X射线检测技术等。
光学特性分析法中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对样品进行无损分析,具有测试样品非接触性、非破坏性、检测灵敏度高、时间短、样品所需量小及样品无需制备等特点,在分析过程中不会对样品造成化学的、机械的、光化学和热的分解,是分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在单粒水平上进行无损高通量检测的技术有基于光电原理对单粒表面颜色差异进行分选的光电色选装置,并成功的应用于大米、茶叶精选。光电色选机利用物料的光学及色度学特性,从大量散装样品材料中,将颜色不正常或表面有缺陷的次品及杂物从物料中无损检出,并自动分选剔除的新型机械,它综合应用了电子学、生物学等新技术,是典型的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设备。由于光电色选机是通过颜色进行分选,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物料品质,因此适应商品市场独特的作用将十分明显。
然而,迄今为止,高通量筛选方法很难实现对作物种子等无损检测,而近红外的无损检测技术在高通量筛选方面尚未有很好的应用。基于光电原理对单粒表面颜色差异进行分选的光电色选装置仅局限于大米和茶叶等色泽差异明显的材料方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红外高通量无损选择平台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实现在单籽粒水平上对突变体、遗传分离群体的无损选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近红外高通量无损选择平台装置,包括有传送带、微机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左上方设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右侧依次设有近红外分析仪和高速微型喷阀,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分别设有敞口容器A、B,所述容器A的敞口部与高速微型喷阀喷口相对应,所述容器B位于传送带的右下方;所述传送带和电机转动连接,所述下料斗、近红外分析仪和高速微型喷阀与微机之间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利用光谱技术单粒鉴别作物种子化学成分,其分析速度大大加快,光谱的测定过程一般可在30秒内完成;
2)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降低了检测成本,也不污染环境;
3)与化学方法相比,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大大降低,提高了测量精度;
4)能够处理大量和单粒样本分析,节省时间,实时检测技术能够很好的对突变体、遗传群体进行跟踪检测;
5)能够对分析样本进行无损鉴别,鉴别后的作物仍能用于种植、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近红外高通量无损选择平台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近红外高通量无损选择平台装置,包括有传送带1连接于电机7,传送带1的左上方设有下料斗2,下料斗2的右侧依次设有近红外分析仪3和高速微型喷阀4,下料斗2、近红外分析仪3和高速微型喷阀4三者均电连接于微机8,接通电源后,启动微机系统控制单元,对近红外无损检测系统和输运单元和分检单元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系统的种子输送单元将待检测种子在输送带1上整齐排列,输送带1将第一粒种子输送到近红外分析仪3处,获取其相应的近红外图谱,然后将该图谱和前期建立起的标准模型库相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之后,输送带继续向前传送,将下一粒种子传递到近红外分析仪3处,而已经检测过的种子送到分拣单元。如果不符合要求,该种子将被一个特制的高速微型喷阀4喷出的高速气流吹到一个接收容器A5里,否则,该种子将随着输送带的运动直接送到另外一个接收容器B6里。系统循环运行,从而实现对植物种子的自动无损检测。可以通过增加通道数来提高检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9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
- 下一篇:一种用于滚针、滚柱及滚子的长度分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