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人体口腔的阻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9504.2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远齿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雯琼;贾慧琴 |
地址: | 2001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体 口腔 阻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帮助人们抑制打鼾的医药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口腔的阻鼾器。
背景技术
打鼾是一种常见现象,其中大多数人为局部阻塞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由于长期缺乏新鲜空气,导致血氧浓度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患者的肺部、心脏及其他器官会受到损害,从而导致一些严重疾病的发生: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肺心病、脑血管病、内分泌失调和神经精神疾病等。
现有的治疗方法有采用呼吸机,手术或阻鼾器。其中,呼吸机是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即呼吸机治疗。因需管道和面罩等器具,而且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调整等因素,携带和使用起来不很方便。而传统的软腭悬雍垂成形手术或激光软腭悬雍垂成手术。手术有风险,患者因手术也要承受一定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创伤。而现有的阻鼾器,虽然配戴方便、无创伤,但不够舒适美观,且止鼾效果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患者打鼾的装置,该装置无创伤,配戴方便、舒适,配戴起来自然美观,制作简单,成本低,且携带方便,而且效果明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体口腔的阻鼾器,该阻鼾器包含:
对应于人体上颌牙齿的上牙套,所述的上牙套的外侧设置有上固位连接点;
对应于人体下颌牙齿的下牙套,所述的下牙套的外侧设置有下固位部件连接点;及
若干连接上牙套和下牙套的连接装置;
所述的连接装置包含:
设置在上固位连接点处的上固位部件;
设置有下固位连接点处的下固位部件;及
连接上固位部件和下固位部件的连接杆;
所述的上牙套和下牙套包含牙套外层和牙套内层,所述的牙套内层为与牙齿紧密接触层,采用柔软性材料;所述的牙套外层采用硬质材料。该牙套内层和牙套外层的材料均为透明,使得患者配戴起来,美观自然。
上述的用于人体口腔的阻鼾器,其中,所述的上牙套包覆所有的上颌牙齿,所述的下牙套包覆所有的下颌牙齿。
上述的用于人体口腔的阻鼾器,其中,所述的上牙套在上固位连接点处覆盖牙龈部位,所述的下牙套在下固位连接点处覆盖牙龈部位。
上述的用于人体口腔的阻鼾器,其中,所述的上固位连接点相对下固位连接点更靠近前牙,即上牙套相对于下牙套向前突出。
上述的用于人体口腔的阻鼾器,其中,所述的上牙套和下牙套边缘均延伸到人体唇颊侧的粘膜转折处。
上述的用于人体口腔的阻鼾器,其中,所述的连接装置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上牙套和下牙套的边缘侧部,即靠近人体唇颊侧。
一般在睡觉时,颈部组织的肌肉拉紧功能减弱,造成了咽腔变小,气体流动速度快,一些软组织会产生颤动而发出打鼾的声音。
本实用新型的阻鼾器能够使患者的下颌固定于适当的前伸位置,带动颌骨和舌根前移,减少舌根对悬雍垂和软腭的压迫,扩大狭窄的腭咽、舌咽部气道,从而提高通气量,改善供氧,消除或降低鼾声,提高睡眠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阻鼾器,上下颌可以在一定范围相对运动,但不会造成下颌返回,这样既舒适,又能有效地缓解打鼾。试验证明,利用下颌前伸的方法可以使90%的患者减少打鼾,使睡眠窒息指数下降50%。本实用新型的阻鼾器由两张膜片热压成型组成,配戴和携带都很方便,和其他治疗手段相比,风险大大降低,患者也更容易接受。本实用新型的阻鼾器适用于局部阻塞性打鼾或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人体口腔的阻鼾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阻鼾器,用于人体口腔,该阻鼾器包含:
对应于人体上颌牙齿的上牙套10,该上牙套10能与人体上颌牙齿紧密套设;所述的上牙套10的外侧设置有上固位连接点11;
对应于人体下颌牙齿的下牙套20,该下牙套20能与人体下颌牙齿紧密套设;所述的下牙套20的外侧设置有下固位部件连接点21;及
若干连接上牙套和下牙套的连接装置30;
所述的连接装置30包含:
设置在上固位连接点11处的上固位部件31;
设置有下固位连接点21处的下固位部件32;及
连接上固位部件31和下固位部件32的连接杆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远齿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远齿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9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