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地暖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8498.9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葛莘莘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莘莘 |
主分类号: | A47G27/02 | 分类号: | A47G27/02;H05B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用品,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升温均匀、安全可靠的环保地暖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供,家庭或办公场所的取暖设备逐年改善,从最初的燃柴火炉供暖到后来的燃煤火炉供暖,再到现在常用的空调和暖气片等供暖,人们在寒冷的冬季感到更多的温暖和舒适。但是现在广泛采用的空调和暖气片供暖仍然存在很多缺点,包括以下方面:体积大、能耗高、升温慢,且占用空间大,并且容易使室内空气干燥,灰尘、细菌随空气流动而悬浮于空气中,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这类供暖设备在使用中会有局部温度过高,热量聚集在人体上方和升温不均匀等现象,人们常常会感到口干舌燥。
伴随节能环保减排要求的进一步提出,社会各界加强对节能环保材料的研发。而碳素纤维晶体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等特性,加上其成本逐渐降低,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开发利用也逐年扩展。但是,现有的基于碳素纤维晶体材料制成的产品,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漏电,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限制了其在生活中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升温均匀、安全可靠的环保地暖毯。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地暖毯,包括若干块碳素晶体发热膜,碳素晶体发热膜为卷材,可以任意裁剪尺寸并拼接组装。碳素晶体发热膜的块数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房间面积小则块数少,房间面积大则块数多,各碳素晶体发热膜之间并联连接,碳素晶体发热膜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有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碳素晶体发热膜与电源之间安装有温控器,温控性能优良,达到设定温度后便不再升温。
为了达到导热迅速、升温快的目的,所述碳素晶体发热膜的厚度为1~2mm。
为了使热量保持的时间更长久,所述碳素晶体发热膜表面设有保温层。
为了增加舒适性、实用性和美观性,所述上绝缘层为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编织而成的绝缘层。
为了便于直接铺设在地面上,并且预防在潮湿环境中使用造成漏电,所述下绝缘层为防水材料制成的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地暖毯的制热原理是:将平面碳素晶体发热膜铺设安装在地面饰材以下。碳素晶体发热膜在电场作用下,碳晶分子做布郎运动并摩擦产生热量,使碳素晶体发热膜面温度升高,并不断通过紧贴碳素晶体发热膜的地面材料,将热量均匀传递到地板或地砖表面。同时,碳素晶体发热膜会大量产生向上的远红外波,对室内物体进行制热。碳素晶体发热膜之所以能够对物体起到迅速升温的作用,就在于其100%的电能输入被有效的转换成了超过60%的传导热能和超过30%的红外辐射能。这种双重制热原理,使被加热物体:第一升温更快,第二吸收的热能更充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地暖毯,将碳素晶体发热膜应用于日常供暖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通过热传导制热和远红外辐射制热,使其导热迅速、温升稳定,并且具有充沛的远红外线,有益身体健康;另外,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地暖毯,包括三块碳素晶体发热膜1,各碳素晶体发热膜1之间并联连接,碳素晶体发热膜1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有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碳素晶体发热膜1与电源2之间安装有温控器3,温控性能优良,达到设定温度后便不再升温。
本实施例中,碳素晶体发热膜1的厚度为1~2mm,可以达到导热迅速、升温快的目的;碳素晶体发热膜1表面设有保温层,使热量保持的时间更长久;上绝缘层为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编织而成的绝缘层,可以增加舒适性、实用性和美观性;下绝缘层为防水材料制成的绝缘层,便于直接铺设在地面上,并且预防在潮湿环境中使用造成漏电。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地暖毯在制作过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莘莘,未经葛莘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8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道输送装置的替代辊道
- 下一篇:具有防撬报警功能的防盗门及其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