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兵无线电监测指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8004.7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3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栋 |
主分类号: | G01S3/14 | 分类号: | G01S3/1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30007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兵 无线电 监测 指挥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兵无线电监测指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无线电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之相伴的一些非法使用无线电频率情况也日益增加,影响正常的无线电用户的使用。各种无线电的通信、广播手段甚至被敌对势力非法使用,其破坏比其他手段更具影响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军队无线电管理机构近年来不断增加无线电干扰排查能力,以及大型活动的无线电保障能力。经过十五、十一五十年的建设,全国各省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基本建成了相当规模的超短波无线电监测站,并且配置了相当数量的移动监测车,固定站和监测车采用不同的测向体制(如相关干涉、比幅、超分辨率等)对被测频点给出示向度。多站(车)交汇则能给出干扰源的大致区域。定位精度在半径一公里左右。
无线电干扰源体积一般不大,易于隐蔽或移动,一旦进入近场区域,受固定站、移动车的监测误差所限,对于干扰源的最终起获必须依靠人工。目前基本采用便携式接收机配合定向天线对干扰源进行最终定位。
近场区域的地理环境和电磁环境可能非常复杂,无线电信号反射、折射,叠加点等很容易给出操作员错误的指向,快速起获无线电信号干扰源需要监测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和无线电理论知识。
同时对于在某一区域内的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也是近几年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的重点,北京奥运会各个场馆、国庆阅兵天安门及各军用机场周边这些地区范围内如果出现无线电干扰,将对大型活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与近场干扰类似,在小范围区域内,固定式测向监测站和移动监测车起到的作用有限,主要依靠监测人员携带便携设备监测定位。
进入近场后,对无线电干扰监测站、战车但是起获干扰源,尽快关断发射设备以减小影响,必须依靠人员携带便携式设备。目前的便携式无线电在干扰近场查找、大型活动保障等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中,单兵进行无线电测向工作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无线电目标源近场环境内,固定测向站和移动测向车作用有限,必须通过人力携监测接收机逼近查找信号源。由于无线电波的特殊性,近场地理环境各异,监测人员的经验水平不一,近场查找信号源的工作效果,传统单兵查找信号源,仅凭借接收机开阔场地旋转测试场强值,人工快速熟悉目标地形,凭借经验选择路线,工作存在一定盲目性,而且经常对同一地点反复查找。
由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1.固定式监测站和移动监测车无法直接交汇出干扰源的确切位置,只能给出大致区域;
2.再有监测人员携带便携设备分头查找,现有的近场无线电干扰查找基本仅仅通过便携式接收机配合定向天线根据来波方向逐步逼近,单兵进行;
3.单兵近场逼近干扰源缺乏类似多站、车交汇的数据交流与联络机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兵无线电监测指挥系统,就是在现有单兵无线电测向监测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数据采集、回传辅助设备,并将数据汇总到近场干扰或者大型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各单兵实时监测测向数据(包括示向度、信号场强)经过处理后汇总到集成现场地图的指挥中心电脑,现场指挥根据实时测试情况调度各单兵测试、逼近干扰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兵无线电监测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分为单兵无线电监测系统和指挥系统,该单兵无线电监测系统包括宽带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定向天线、显示终端、GPS接收机、头盔式图像采集系统、双向语音对讲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数据收发系统、视频编码器、无线电发射接收系统及供电系统,该宽带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根据定向天线不同指向给出信号的电平值,该定向天线与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连接,该宽带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则与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相连,而该GPS接收机与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连接,该头盔式图像采集系统与该视频编码器相连,该视频编码器与该无线电发射接收系统连接,该双向语音对讲系统与语音编、解码器相连,该语音编、解码器与该无线电发射接收系统连接,供电系统向该显示终端、GPS接收机、头盔式图像采集系统、双向语音对讲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数据收发系统供电;该指挥系统包括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指挥终端、双向音频对讲系统及总指挥中心数据回传系统,该数据收发系统与该数据处理系统连接,该数据处理系统分别与该指挥终端、双向音频对讲系统及总指挥中心数据回传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栋,未经王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8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袋栽食用菌枝条菌种自动化接种机械
- 下一篇:一种钳体密封槽的加工精度检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