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体端部加厚的钻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7999.5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1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波;马涛;万华;赵大伟;高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辽河油田派普钻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24013 辽宁省盘锦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端部 加厚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工具。确切地说是一种管体端部加厚的钻杆。
背景技术
近几年,油田钻杆刺漏事故频繁发生,给油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这些刺漏大多发生在钻杆母螺纹端加厚过渡带内锥面消失处。钻杆刺漏属于腐蚀疲劳失效,根据腐蚀疲劳机理,裂纹在结构应力集中处发生电化学腐蚀形成最终刺穿。钻杆在使用过程中加厚过渡带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尤其在“狗腿”井段中的交变载荷作用下,表面容易形成裂纹源,导致刺漏甚至断裂事故发生,因此,设计结构更好的钻杆就显得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重新设计钻杆,加长钻杆管体加厚过渡段的长度,保证过渡带的流线型,确保平滑过渡,提高钻杆连接处的强度,减小钻井液流动阻力,延长钻杆使用寿命,降低钻具刺漏事故。钻杆由厚壁段、锥面过渡段和薄壁段组成,其特征在于:厚壁段长度大于钻杆的外径,锥面过渡段的长度大于钻杆的内径小于钻杆的外径。锥面过渡段为流线型。以上的要求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具有较好的效果。
钻杆管体端部加厚就是将钢管的端部经局部加热至1100-1200℃,利用加厚机和模具,将两端的管体外径加大、内径缩小到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 Spec 5DP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钻杆管体加厚端内外表面没有耳子、飞刺、褶皱、结疤、裂纹、凹坑的存在,减少了因为外伤形成的应力集中点,降低因腐蚀发生的破坏。
2加厚过渡部分平滑,无尖角或截面突变,减小了应力集中,降低因交变应力产生的微裂纹致疲劳破坏的概率。提高了钻杆连接处的强度,减小钻井液流动阻力,延长钻杆使用寿命,降低钻具刺漏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个加工工艺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按照厚壁段1长度大于钻杆的外径,锥面过渡段2的长度大于钻杆的内径小于钻杆的外径的要求锻出即可,锥面过渡段为流线型与薄壁段1相连。
加热温度:
锻造温度范围:各种金属材料在锻造时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称为该材料的始锻温度。加热温度过高会产生组织晶粒粗大和晶间低熔点物质熔化,导致过热和过烧现象。碳钢的始锻温度一般应低于其熔点100-200℃,合金钢的始锻温度较碳钢低。金属材料终止锻造的温度,称为该材料的终锻温度。坯料在锻造过程中,随着热量的散失,温度不断下降,因而,塑性越来越差,变形抗力越来越大。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难以继续变形,且易产生断裂,必须及时停止锻造重新加热。
从始锻温度到终锻温度之间的间隔,称为锻造温度范围。确定锻造温度范围的原则是:在保证金属坯料具有良好锻造性能的前提下,尽量放宽锻造温度范围,以降低消耗,提高生差率。
我们采用的材料为26CrMo合金结构钢,因此始锻温度为1100-1200℃,终锻温度为800-850℃。
镦粗力的大小:
本设备为液压管端镦粗机,它所带来的有利之处是,镦粗力与加工工艺要求相一致并得到监控。它拥有两套发讯设备,一套为压力发讯,另一套为位移发讯。由于位移发讯的稳定性比较高,因此,我们采用位移发讯方式来控制其镦粗力的大小。根据镦粗缩尺量、加热长度和模具自身尺寸确定第一、二、三次镦粗位移发讯的位置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辽河油田派普钻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盘锦辽河油田派普钻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7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动式接箍报警器
- 下一篇: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