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溜制氧机的气动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7687.4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2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平;王绿宇;袁育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溜制氧机 气动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阀,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精溜制氧机的气动阀门。
背景技术
大型全低温、中低压精溜制氧机是目前氧、氮、氩等气体及液体生产的主要设备。在正常的工况下其工作温度在-190℃~-197℃之间,整个精溜塔被置于保冷箱内,由保温材料(珠光砂)充填进行绝热保温。制氧机的生产过程其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其中有大量的气动阀门被应用于各流程中对气、液体进行工艺控制。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对气动阀门10的检修方便,阀门本体11分别被安装在制氧机冷箱1内的各个独立的小隔舱2内,并填充矿砂棉3进行保温,而阀门的执行机构12和气动控制机构13均设于隔舱2外。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包裹隔舱2口的皮腔4容易老化龟裂、包裹面不平整等原因,大气中的潮湿空气通过各个空隙侵入隔舱2内,使其中充填的保温材料矿砂棉3受潮。由于阀门本体11是工作在-190℃以下的温度环境,侵入的空气中的水份易冷凝结冰,最终导致整个隔舱2内结满冰霜。在冰霜和阀杆的传导下,阀门本体11的冷量被传递到隔舱2外表面,由于阀门本体11是处于深冷状态且隔舱2的表面积较小,使得隔舱2外表面温度不断降低。当隔舱2外表面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份被吸附冷凝结霜、结冰,随着阀门本体11的冷量通过隔舱2内冰霜连续向外传递,隔舱2外表面温度被不断地降低,冰霜聚结不断增大(术语为跑冷),使得阀门的执行机构12被不断增大的冰霜包裹而致使执行机构12动作失灵,最终将导致制氧机工况变异而破坏正常的气、液体产品生产,造成因氧、氮、氩气、液体纯度超标而脱网,使用户生产产品报废或停产。
对于这种现象,传统的处理方法是以蒸汽对隔舱表面进行吹扫加温,以蒸汽的高温阻止跑冷的不断扩张。但由于蒸汽中的水份对阀门的执行机构有很大的腐蚀作用,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执行机构锈蚀严重,传动部件的润滑剂被破坏,加速了橡胶密封件的老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溜制氧机的气动阀门,该阀门能够避免隔舱发生跑冷,保证其执行结构运行正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精溜制氧机的气动阀门设于隔舱内,包括设于隔舱内的阀门本体、设于隔舱外的阀门执行结构和气动控制机构,还包括一吹气机构,该吹气机构包括漫射喷头、压缩空气管和排气管,漫射喷头设于隔舱内,压缩空气管一端与漫射喷头相连,另一端穿出隔舱并连接至气动控制机构,排气管一端设于隔舱内,另一端穿出隔舱。
所述的漫射喷头呈管状结构,其一端内设有封堵片,另一端设有与压缩空气管相连的螺纹接头,漫射喷头的管身上开有数排喷孔,每排喷孔沿管壁径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漫射喷头一端内设有制位台肩和内设卡簧的卡簧槽,所述的封堵片通过卡簧固定在漫射喷头一端。
所述的漫射喷头另一端内部设有制位挡圈,外部设有用以固定的六角螺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精溜制氧机的气动阀门包括设于隔舱内,包括阀门本体、阀门执行结构和气动控制机构,还包括一吹气机构,该吹气机构包括漫射喷头、压缩空气管和排气管,漫射喷头设于隔舱内,压缩空气管一端与漫射喷头相连,另一端穿出隔舱并连接至气动控制机构,排气管穿过隔舱。通过漫射喷头对隔舱内均匀喷射干燥的压缩空气而将带水分的空气置换出来,并且不会对舱内矿砂棉造成破坏,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跑冷隐患,保证了气动阀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气动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漫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漫射喷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精溜制氧机的气动阀门20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同样也包括设于隔舱2内的阀门本体21、设于隔舱2外的阀门执行结构22和气动控制机构23,图2中的气动控制机构23包括阀门定位器231、输气管232、控制电缆233和减压阀2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7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