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放式多功能现场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57507.2 | 申请日: | 2011-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段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邦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多功能 现场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场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多功能现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着智能测控技术的发展,各种行业应用领域(如化工、石油、机械、冶金、船舶、环境处理、及建筑)对智能测控技术的应用要求具有越来越大的相似性。同时,各种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各个行业应用领域内的通讯技术形式具备越来越强的专向适用性。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现场控制器,只能以专用的形式接入特定应用,使用专用软件,功能特定,用户使用具有局限性;而且现有的现场控制器功能较为单一,只具有显示、数据采集或控制中的一种或两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多功能现场控制器,其能够集显示、数据采集、控制及管理于一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式多功能现场控制器,其包括:主控CPU卡、触控模块、显示模块、采集模块及用户自开发编程接口,所述触控模块、显示模块、采集模块及用户自开发编程接口分别与主控CPU卡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主控CPU卡采用Intel或AMD芯片的主板。
其中,所述主控CPU卡通过PC/104工业控制扩展总线接口与所述采集模块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放式多功能现场控制器集显示、数据采集、控制及管理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用户编程和应用更为简单,能满足各种行业领域现场的采集和控制,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及市场。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放式多功能现场控制器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式多功能现场控制器,其包括:主控CPU卡1、触控模块2、显示模块3、采集模块4及用户自开发编程接口5,所述触控模块2、显示模块3、采集模块4及用户自开发编程接口5分别与主控CPU卡1电性连接。通过显示模块3可以对采集模块4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显示,并通过触控模块2进行输入控制操作。
在此实施例中,主控CPU卡1可通过PC/104工业控制扩展总线接口与采集模块4电性连接。主控CPU卡1可采用基于Intel RG82852GM、NH82801DB芯片组的MAT852主板,CPU可采用M处理器或M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现场控制器,主控CPU卡1支持开放式操作系统,方便用户自行开发软件,用户可以通过用户自开发编程接口5对整个开放式多功能现场控制器内部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的编程设计,可以使该实用新型的现场控制器同时适用于化工、冶金、船舶、环境处理及建筑等各种行业领域现场的采集和控制,具有较为理想的性价比及较为广泛的适用性。系统高度智能化,全部时序均由系统内部的FPGA匹配,特别是对模拟量的A/D转换采用自动扫描和存储,只需像操作一般I/O一样简单来读取转换结果,使得用户编程和应用更为简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放式多功能现场控制器集显示、数据采集、控制及管理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用户编程和应用更为简单,能满足各种行业领域现场的采集和控制,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及市场。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邦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邦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7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