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位变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6783.7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5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伍正辉;龙霞;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盛迪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18 | 分类号: | G01F2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高度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位变送器。
背景技术
液位变送器,又叫液位计,是一种测量液位的压力传感器。它是基于所测液体静压与该液体的高度成比例的原理,即采用扩散硅敏感元件或陶瓷电容压力敏感传感器,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转化成标准电信号。液位变送器广泛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药、供排水、环保等系统和行业的各种介质的液位测量。
然而,现有的液位变送器结构复杂,通常,在导线出线部分的密封是通过两组由一压线螺母与一密封圈组成的密封部,经过两次压封实现的。因此,装配时,现有的液位变送器对同轴度的精度要求很高,操作十分费时。而且,一旦装配时发生同轴偏心,则极易产生错位。使用时则会在扩散硅敏感元件处出现微漏,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此外,现有的液位变送器内的扩散硅敏感元件通过一接管嘴固设在液位变送器的密封本体内。由于扩散硅敏感元件与接管嘴为固定连接,当产品出现故障需要测试时,无法拿掉接管嘴对扩散硅敏感元件进行观察,因此这就使得现有的液位变送器调试时检修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液位变送器存在装配繁琐,密封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便捷、且密封效果好的液位变送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液位变送器,其包括:一密封本体,及置于所述密封本体内的一放大电路、一电路补偿板和一扩散硅敏感元件,其中,所述放大电路连接一导线,所述导线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扩散硅敏感元件固设于所述壳体内,其特点在于,所述密封本体包括:
一壳体;
一与所述壳体一侧固接的锥形上盖,所述锥形上盖包括一锥端;
一与所述锥形上盖的锥端密封连接的卡套密封部,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卡套密封部、并伸出所述密封本体外;
一与所述壳体另一侧固接的接管嘴,所述扩散硅敏感元件嵌设于所述接管嘴内;
一与所述接管嘴连接的拆卸式端盖。
较佳地,所述扩散硅敏感元件为一扩散硅芯体。
较佳地,所述卡套密封部包括:
一嵌设于所述锥端内的密封圈;
嵌设于所述锥端内、并包覆所述密封圈的卡套;及
一设于所述卡套外的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包覆所述锥端。
较佳地,所述接管嘴包括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所述扩散硅芯体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拆卸式端盖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较佳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较佳地,所述拆卸式端盖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应的外螺纹接头。
较佳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隔离衬套。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出线处采用卡套密封,密封安全、可靠,使用操作性强,安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式端盖与接管嘴连接,不仅在检修操作时能够节约大量时间,而且密封性好,使用可靠性高。
3、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还加设有一隔离衬套,这样可以避免焊接时的高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液位变送器的结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液位变送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位变送器的密封本体由一壳体6、一与壳体6的一端密封连接的锥形上盖5、一与锥形上盖5固接的卡套密封部、一接管嘴10、一拆卸式端盖11组成。
其中,锥形上盖5包括一锥端,卡套密封部与锥形上盖5的锥端密封连接,导线1穿过卡套密封部伸出密封本体的壳体6外。
本实用新型的液位变送器的密封本体内置有一电路补偿板9,电路补偿板9与一扩散硅敏感元件12,比如一扩散硅芯体电连接。电路补偿板9同时与一放大电路板8电连接。放大电路板8连接导线1。
导线1具有一伸出壳体6外的出线部分。通过该出线部分,即可进行容器的液位高度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盛迪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盛迪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