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6772.9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7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新明;秦树锋;何圣锋;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0 | 分类号: | F04D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离心 鼓风机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式鼓风机的密封装置,特指一种在负压端和高压端分别采用包含平衡管在内的多种密封措施的多级离心式风机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其轴封多数用的是单纯的迷宫密封和碳环轴封,无压力平衡装置。迷宫密封泄漏量大,产生严重噪音,浪费能源、碳环轴封磨损后泄漏量也大,寿命短,且价格高,对于一些吸入爆炸性气体、污染性气体的鼓风机,采用这种密封装置不能满足设备稳定运行的安全性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122871.2的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风机用密封装置,采用迷宫密封、水密封、填料密封。其中的水密封易引起水泄漏,导致电器漏电和环境污染。
专利申请号为CN01234555.5的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煤气风机轴封泄漏充气密封装置,风机转轴密封处充塞惰性气体以防止煤气泄漏,其结构较复杂,且惰性气体消耗较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克服传统的离心鼓风机密封装置内外气压不平衡的缺陷,提供一种内外气压平衡,轴向推力小的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密封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密封装置,含有负压端轴密封和高压端轴密封两部分,负压端轴密封含有碳环轴封、迷宫轴封,高压端轴密封含有碳环轴封、迷宫轴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式鼓风机的级数为2-8级。负压端轴密封还含有平衡管I,平衡管I一端连接负压端迷宫轴封的空腔中,平衡管I另一端连接鼓风机高压腔,通过两端的压力平衡达到密封的效果;平衡管I中连接有调节阀I,便于控制和调节平衡管I的开合。高压端轴密封还含有平衡盘密封件,平衡盘密封件连接在平衡盘外围,平衡盘套在轴上,平衡盘在高压端的迷宫轴封与风机叶轮之间。
所述的高压端轴密封还含有平衡管II,平衡管II一端连接鼓风机负压腔,另一端连接平衡盘外侧的低压腔,从鼓风机负压腔引入负压控制平衡盘低压腔的压力,通过两端的压力平衡达到密封的效果。
所述的平衡管II中也可以连接有调节阀II,便于控制和调节平衡管II的开合。
所述的平衡管I中或平衡管II中还可以连接有便于伸缩的波纹管段,或者同时连接有便于伸缩的波纹管段,便于热胀冷缩时,平衡管I中或平衡管II中不产生应力。
所述的平衡管I和平衡管II的管径均可以为25mm-5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多层密封结构使得内外气压平衡,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鼓风内,鼓风机内的气体不能泄漏到外面,避免了工作介质为特殊气体(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时从负压端吸入空气,引起爆炸的安全隐患;还能减轻推力轴承所承受的轴向推力,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延长风机零部件寿命。
当鼓风机转子转动后,鼓风机负压腔内产生较大的负压,我们在鼓风机高压腔接平衡管I,将高压气体输入低压端的迷宫密封的密封腔内,使密封腔内的正压力增高,其大小由调节阀I调节。当腔内压力调到为零值时,即正负压力位平衡状态,鼓风机内的气体不能泄漏到空气中,外面的空气不能吸入鼓风机内。碳环轴封的作用是当气流有波动时起加强密封作用。
鼓风机高压腔内产生很大的压力,我们从鼓风机负压腔接平衡管II,将负压气体引入鼓风机低压腔,使低压腔的压力降低,再经过高压端的迷宫密封、碳环轴封的双道密封,保证了高压气体轴向无泄漏。此时,由于低压腔的压力降低,平衡盘两侧的压差加大,减小了推力轴承的轴向负载。轴向负载的大小,可通过调节阀II调节低压腔的压力而达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环轴封;2、迷宫轴封;3、平衡管I;4、调节阀I;5、叶轮;6、高压腔;7、平衡盘;8、平衡盘密封;9、低压腔;10、定子;11、轴;12、调节阀II;13、平衡管II;14、负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
选用或制作合适型号规格和合适数量的零部件:轴11、两套碳环轴封1、两套迷宫轴封2、平衡管I 3、调节阀I 4、平衡盘7、平衡盘密封8、定子10、调节阀II 12、 平衡管II 13。
按附图所示,将各零部件连接起来,形成负压腔14、高压腔6、平衡盘低压腔9。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电梯移动过程中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
- 下一篇:安全电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