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符合人体建筑学的楼宇结构体系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56726.9 | 申请日: | 2011-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远辉 |
| 主分类号: | E04H1/00 | 分类号: | E04H1/00;E04H1/04;F03D9/00;F03D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0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符合 人体 建筑学 楼宇 结构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建筑学的楼宇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房屋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反映人类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不同的房屋给人以不同的生活感受,同时也是与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经济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房屋也越建越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流向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城市的高层建筑不仅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由于传统高层建筑的特点,楼内的电梯和楼梯就成了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的直通道,一旦楼内某处发生火灾,直接影响整栋楼的安全,而且人员疏散、救援和灭火相当困难,同时,房屋越来越高,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以及考验和挑战,能源的小号越来越大,在能源日趋短缺的今天,如何设计有利于生态环境城市发展的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生态建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符合人体建筑学的楼宇结构体系,包括多座A楼,所述A楼所有楼层均设有连通A楼与B楼的C公共区,所述B楼设有出B楼的进出通道,所述楼宇结构体系顶层安装为所述楼宇结构体系供电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所述楼宇结构体系内设垃圾收集入口、垃圾传输管道、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回收系统。
优选的,所述进出通道包括楼梯和电梯系统。
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机包括转轴,至少两片叶片通过辐条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发电线圈电连接所述转轴,所述叶片为喇叭状,其开口沿同一圆周方向。
优选的,C活动区层高为A楼相邻上下住户层高的综合,C活动区各层与A区各住户层之间上下交错布局,C活动区分别通过连接梯与该层相邻的A区住户层连接,A区上下相邻两住户层公用位于该两住户层之间的C活动区楼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结果:
本实用新型打破传统的建筑格局,将商务区/居住区、C公共区以及电梯/消防楼体区分开布局,在商务区/居住区的各住户之间不设垂直通道,即撤销在商务区/居住区各楼层之间的电梯和消防楼梯,将电梯和消防楼梯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与商务区/居住楼层分离开来,而通过空间较大的C公共区将二者连接起来,可提高电梯的使用率,节省了能源。同时,C公共区提供了邻里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及进行绿化的空间,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睦以及人们生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由于商务区/居住区住户之间无垂直通道,当某一住户层发生火灾时,对其它住户层均无影响,并且,C公共区提供足够的空间作为消防救援时的活动空间,降低了消防救援时难度,可有效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采用发风能、太阳能作为整个楼房的能源来源,环保生态,采用冲击式风力发电机收集风能,可极大限度利用楼房各层面受到的风力,风能利用率高,发电效率高,完全可提供该楼房所需电能,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采用内部处理回收的方式,消除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且在楼房各住层均设置了绿化带,楼层各层空间大,居住舒适。同时,楼房结构、各层布局科学,具有消防、抗震、抗风的抗灾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建筑学的楼宇结构体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建筑学的楼宇结构体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建筑学的楼宇结构体系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符合人体建筑学的楼宇结构体系包括多座A楼,所述A楼所有楼层均设有连通A楼与B楼的C公共区,所述B楼设有出B楼的进出通道,所述楼宇结构体系顶层安装为所述楼宇结构体系供电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远辉,未经李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仓储式智能停车系统
- 下一篇:混凝土现浇空心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