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56056.0 | 申请日: | 201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齐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伟;齐英华 |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B17/1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缺血 性疾病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治疗仪器,尤其涉及一种针对下肢缺血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的治疗仪,适合患者在家庭自行使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及老龄社会的逐渐到来,下肢缺血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种,这类疾病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足等,其病理基础是主干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其主要症状和体征是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对于没有理想流出道的严重肢体缺血患者来说,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疾病的结局往往是肢体发生坏疽,导致截肢。
有学者研究发现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动脉主干狭窄和闭塞,其相应所支配的供血区域却不一定有明显的缺血症状,该区域内的组织仍可存活。这便是由于侧支血管循环存在的缘故。侧支循环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内脏和躯干、四肢。其中四肢的侧支循环对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代偿作用尤为明显。四肢的侧支循环包括:
(1)髋周围动脉网(臀部十字吻合):十字吻合的两侧为旋股内、外侧动脉,上部为臀上、臀下动脉,下部为发自股深动脉的第一穿动脉。此为近髋关节的盆侧壁还有旋髂深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骶中动脉的吻合支。
(2)膝关节动脉网:由腘动脉的5条关节支(膝上内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膝中动脉、膝下内侧动脉、膝下外侧动脉)和股动脉分支(膝最上动脉、膝降动脉、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股深动脉终末支)及胫前返动脉彼此吻合构成。
(3)肘关节动脉网:由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桡侧副动脉、中副动脉与尺侧返动脉、桡侧返动脉、骨间返动脉吻合而成。
这些侧支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随着主干动脉狭窄度的逐渐增加,侧支血管逐渐开放、建立,代偿了主干血流灌注不足所致的肢体缺血。
(1)股动脉的狭窄和闭塞:通过髋周围动脉网来代偿。
(2)腘动脉的狭窄和闭塞:通过膝关节动脉网来代偿。
临床上通过肢体动脉造影,可以观察到在肢体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的近、远端有不同程度的侧支血管显影,侧支血管的密度、口径及沟通、吻合的范围决定了肢体远端的缺血程度,几乎每个缺血肢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建立,这些侧支血管体现了患者的血流储备能力,为什么会有程度的不同呢?说明不同的患者对于肢体缺血的反应能力不同,而且缺血的程度不同,导致部分患者侧支循环开放不够或不能开放,特别是在慢性狭窄发展过程中出现急性缺血事件(如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这种情况下侧支循环网络所提供的血流灌注就不能满足肢体的需要。如果使侧支循环网络系统在主干动脉发生严重狭窄和闭塞之前得到充分的建立,能够基本或完全代偿主干动脉提供的血流灌注,就会避免出现严重肢体的缺血。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下肢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治疗仪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提供一种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仪,(1)控制阻断动脉的压力,即仅阻断主干动脉而不造成肢体的严重缺血。(2)对髋周围动脉网和膝关节动脉网依次进行训练、开放。
本实用新型设计包括压力计量表、充气球囊、三个袖带(长70cm,宽15~20cm)阻断阀、进气阀、排气阀一、排气阀二、排气阀旋钮,以上各部件通过硅胶管构成一个密闭腔,三个袖带以并联方式连接于充气球囊与压力计量表之间,每个袖带两侧进出口各有一个阻断阀,充气球囊与进气阀、排气阀二相连,排气阀二具有排气阀旋钮,排气阀一与压力计量表相连。使用充气球囊依次对袖带进行充气,使袖带内压 力达到一定数值(通过压力计量表观察)从而阻断肢体的主干动脉,但不造成肢体的严重缺血,充气一定时间至肢体远端出现麻痛感后,释放袖带内气体,依次对股动脉、腘动脉、胫腓干动脉进行阻断,通过物理方法人为造成一定时间内的肢体主干动脉关闭,促使闭塞部位近端的侧支循环开放。通过对侧支循环网络进行系统、长期的训练,使侧支循环网络得到充分的开放、延伸和发展。
针对问题(1)的解决方案: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治疗前,先进行阶段动脉压的检测,这项检查应在正规医院进行,获得准确数据,阶段动脉压包括股部、膝上、膝下三个部位。这三个部位的阶段动脉压就是股动脉、腘动脉、胫腓干动脉的阻断压力。
针对问题(2)的解决方案:通过三个袖带的并联,依次开放阻断阀,从而对股动脉、腘动脉、胫腓干动脉依次进行阻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伟;齐英华,未经张大伟;齐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