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车辆动能进行制动的电子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6037.8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竹林;戴汝泉;邱绪云;周长峰;衣丰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D65/21 | 分类号: | F16D65/21;F16D6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车辆 动能 进行 制动 电子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车辆动能进行制动的电子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汽车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至关重要的安全装置,其质量和性能的好坏影响到行车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车辆社会保有量的增加,车辆优良的制动性能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行车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车辆制动器主要是采用传统液压制动方式,制动管路长、阀类元件多,往往导致液压传递迟滞时间太长,再加上机械制动结构的迟滞特性,极易产生制动滞后,这无疑会使制动距离增加,安全性降低;目前制动系统加上ABS、EBD等功能造成整体成本更高。
为了减少驾驶员频繁踩刹车时的疲劳程度,现在的制动器多采用真空助力装置来辅助制动。汽油机是从进气歧管喉管处取真空来产生助力,柴油机通过安装的真空泵来产生助力,现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也是采用安装真空泵来产生助力,但是安装真空泵会增加能耗,尤其对电动车来说,会减少车辆的续驶里程。
为了提高制动效能和降低能耗,需要研究一种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成本和能耗低的新型制动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制动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车辆动能进行制动的电子制动器,能够利用车辆动能进行制动,该制动器能够有效利用制动能量、减少能耗、快速响应制动指令、减少制动距离和提高制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利用车辆动能进行制动的电子制动器,由卡钳、制动盘、支架、前左齿轮、前右齿轮、伺服电机、换向齿轮轴、同步带、后右齿轮组件、后左齿轮组件、磁流变离合器、取力齿轮轴、右摩擦片、左摩擦片、丝杠螺母、耐磨套、丝杠螺杆、活塞和控制器组成,卡钳安装在车架上,制动盘固定安装在车轴上,右摩擦片、左摩擦片分别安装在卡钳的导轨上并分别布置在制动盘的两侧,活塞安装在卡钳上的缸筒内并能自由滑动,活塞的左端面压在右摩擦片上,活塞的右端面与丝杠螺母上的安装法兰端面接合,丝杠螺母上的安装法兰安装在卡钳上的开口槽内来限制丝杠螺母转动,丝杠螺杆通过耐磨套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安装在卡钳上,前左齿轮、前右齿轮分别通过键联接固定安装在丝杠螺杆上,丝杠螺杆的右端通过 弹性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联接,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取力齿轮轴的齿与制动盘的齿进行齿轮联接,取力齿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卡钳上,取力齿轮轴的右端与磁流变离合器的输入轴联接,磁流变离合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卡钳和支架上,后右齿轮组件、后左齿轮组件通过键联接固定安装在磁流变离合器的输出轴上,换向齿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前右齿轮通过同步带与后右齿轮组件进行传动联接,前左齿轮与换向齿轮轴进行齿轮联接,换向齿轮轴与后左齿轮组件进行齿轮联接,伺服电机和磁流变离合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的后右齿轮组件和后左齿轮组件均带有单向离合器。
上述的磁流变离合器为采用智能材料磁流变液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利用车辆动能进行制动的电子制动器主要利用车辆动能进行制动,车速越高,制动器起作用时间越短,制动效果越好,具有低能耗、响应速度快、维修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有效利用制动能量、快速提升制动力矩、便于实现ABS、EDB等集成控制,有效提高制动效能,提高行车安全性和制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卡钳结构特征示意图。
图6为电联接示意图。
图中:1-卡钳,2-制动盘,3-支架,4-前左齿轮,5-前右齿轮,6-伺服电机,7-换向齿轮轴,8-同步带,9-后右齿轮组件,10-后左齿轮组件,11-磁流变离合器,12-取力齿轮轴,13-右摩擦片,14-左摩擦片,15-丝杠螺母,16-耐磨套,17-丝杠螺杆,18-活塞,1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减振器的多级阻尼活塞阀
- 下一篇:一种绳索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