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55751.5 | 申请日: | 201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4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泽柳;潘成武;付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尤其是一种电容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全新的多媒体输入设备,以其易于使用、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等优点赋予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触摸屏有电阻屏、电容屏,而众多厂商生产的电容屏,一般都采用以下结构:GLASS/PC板+OCA+ITO FILM+OCA+ITO FILM或者GLASS/PC板+OCA+ITO FILM+OCA+ITO FILM+OCA+ITO FILM结构。采用上述结构的电容屏具有以下缺陷:
1、上述结构产品成本相对较高,主要体现在材料成本与加工成本上。所需结构层较多,且每层材料都比较贵,例如玻璃片和ITO FILM价格成本高;
2、工艺较复杂,生产良率及生产效率较低。结构层较多,相对应的贴合及镭射工艺复杂且速度较慢。导电面都朝一个方向,压头不易选择,压合平整度不易控制,压合操作难度较大;
3、无法利用现有电阻屏材料及设备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屏,采用其结构构成的电容屏成本低,工艺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容屏,包括PET塑料层、ITO PC层、聚酯薄膜层,所述ITO PC层的下表面和聚酯薄膜层的上表面镀有ITO涂层,所述PET塑料层、ITO PC层、聚酯薄膜层通过OCA光学胶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粘合成型。
所述PET塑料层可制作触摸屏的整体外观效果,替代了传统的GLASS板或PC板;ITO PC下表面镀有ITO涂层形成导电层作为上功能层,聚酯薄膜层上表面镀有ITO涂层形成导电层作为下功能层,起屏蔽作用;所述ITO PC与聚酯薄膜的导电层相对,中间由OCA粘住,线路压合处OCA开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屏主要由ITO PC层镀上ITO涂层作为工作层,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采用PET塑料层制成触摸屏的整体外观,所述PET塑料层的加工与电阻屏PET塑料层加工相似,简化了电容屏加工工艺,提高了对电阻屏材料及加工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电容屏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屏的组成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电容屏,包括PET塑料层1、ITO PC层2、聚酯薄膜层3,所述ITO PC层2的下表面和聚酯薄膜层3的上表面镀有ITO涂层5,所述PET塑料层1、ITO PC层2、聚酯薄膜层3通过OCA光学胶4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粘合成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PET塑料层1+ OCA光学胶4+ITO PC层2+ OCA光学胶4+聚酯薄膜层3的结构,与电阻屏PET塑料层+OCA光学胶+聚酯薄膜+线键+聚酯薄膜的三层结构相似,极大的节省了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所述PET塑料层1可制作触摸屏的整体外观效果,替代了传统的GLASS板或PC板;ITO PC层2通过在下表面镀上ITO涂层5形成导电层作为上功能层,聚酯薄膜层3通过在上表面镀上ITO涂层5形成导电层作为下功能层,起屏蔽作用;所述ITO PC层2与聚酯薄膜层3的导电层相对,中间由OCA光学胶4粘住,线路压合处OCA开凹槽。
本实用新型电容屏的加工流程如下:
A. 按电阻屏常规设计制作PET面板;
B. 对ITO PC层的ITO导电层进行蚀刻并在其上印刷导电走线;
C. 对聚酯薄膜层上的ITO导电层进行蚀刻并在其上印刷导电走线;
D. 对线路OCA镭射FPC压合处凹槽;
E. 将ITO PC层、线路OCA、聚酯薄膜层贴合形成线路组合;
F. 将PET面板、线路组合经过OCA光学胶贴合,即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屏。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5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锚杆无损检测方法
- 下一篇:基片对位传输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