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小鼠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5341.0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7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加英;樊赛军;秦立强;焦旸;杨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辐照 实验 小鼠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实验中使用的活体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鼠辐照实验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是新世纪人类第一杀手,对人类生存构成最严重的威胁。目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四类。近几年来,肿瘤放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对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并且绝大多数放疗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不可避免地产生损害作用,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导致死亡。在具体的实验研究过程中,通常是利用小鼠进行辐照实验,即将小鼠放入广口瓶或其他玻璃容器中,在用x射线或其他射线进行照射研究。
但是,由于广口瓶或其他的玻璃容器一般都较大,小鼠可在里面自由活动,无法完全固定。因为辐照时小鼠的吸收剂量与距离的平方呈反比,所以说小鼠距放射源的距离在这里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如果小鼠不能相对固定,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从而导致实验的失败。
目前研究人员在小鼠试验也会借助一些固定装置,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92094U公告的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包括操作平台,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小鼠固定管,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小鼠固定管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小鼠固定管的一端为椎体,并在椎体顶端设置一小孔,以使小鼠的尾巴从小鼠固定管中露出,在所述小鼠固定管的另一端的顶端具有一大孔,以使小鼠身体顺利进入小鼠固定管。所述操作平台的表面中央设置一凹槽,用来容纳小鼠固定管。该实用新型可以在尾静脉注射、采血等实验中固定小鼠,但是实验用小鼠的体积不会完全一致,当小鼠的体积发生变化时,该实用新型小鼠固定管的固定的内部空间不能完全与小鼠的体型完全吻合,则小鼠可在固定管内自由活动,影响辐照实验的实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小鼠固定装置,满足实验时小鼠被完全固定,提高实验效率与质量。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小鼠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卡槽、装鼠管,所述卡槽与装鼠管相匹配,即卡槽的卡口形状与所述装鼠管的外形相吻合,所述装鼠管卡固于所述卡口内;所述装鼠管的内管可容纳小鼠;其中,所述装鼠管内设有鼠管盖,鼠管盖可在装鼠管内前后滑动;所述装鼠管与所述鼠管盖形成的狭小空间的大小可以通过所述鼠管盖在装鼠管内位置的不同而调整,装鼠管管壁设有两个以上卡拴孔,卡拴孔与卡栓配合定位鼠管盖在装鼠管内的位置,即所述鼠管盖通过穿插于装鼠管上的卡拴孔内的卡拴固定于所述装鼠管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鼠管上设有透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鼠管上设有标签位。
实验准备过程:将小鼠放入装鼠管,按照小鼠的体型,确定鼠管盖在装鼠管内的位置,并将鼠管盖通过卡拴与装鼠管锁紧,使小鼠在装鼠管内不能自由活动,然后将装鼠管连带小鼠卡固于卡槽的卡口内,开始小鼠的辐照实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复数个所述卡槽固设于所述底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鼠管的长度为8~10cm、直径为3~4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卡槽和装鼠管的材料为塑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装鼠管与鼠管盖形成的狭小空间可根据小鼠的体型进行调整,使小鼠在装鼠管内不能自由活动,固定可靠,提高实验效率与质量。
2.本实用新型设有透气孔,可以保证荷瘤小鼠在实验过程中的正常呼吸;同时设有标签位,可以记录相关信息,如小鼠的组别、编号等,避免操作失误。
3.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设置3~5个卡槽,将3~5个装有小鼠的装鼠管卡固在卡口内,同时对多个小鼠进行辐照实验,保证实验的一致性。
4.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卡槽及装鼠管均结构简单、易加工,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装鼠管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卡槽的主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底座的俯视图;
其中:1、底座;2、卡槽;3、装鼠管;4、鼠管盖;5、卡拴孔;6、卡拴;7、卡口;8、透气孔;9、标签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5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