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探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55113.3 | 申请日: | 201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5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友华 |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装备,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线探测器。
背景技术
红外线控测器一般要求在使用中可以调节其角度,现有的红外线探测器支架,虽然可以调节角度,但其调节范围有限,其应用受到限制。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126364公开的支架,虽然有效解决了快速安装问题,但其调节角度受到限制,并且固定架(也称月眉)设置于面盖之上(也称底板),支架总体体积也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1397194于2010年2月3日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探测器支架,包括底板、摆动架,底板中部具有一球孔,摆动架具有一球头,所述球头铰设于所述球孔;所述插接部靠近所述球头的一端具有倒角,所述球孔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具有倒角;所述底板具有组合结构,包括基板和二块月眉,所述基板具有沉孔,所述二块月眉设置于沉孔内且顶面与所述基板面平齐。该专利文献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线探测器支架,包括底板、摆动架,底板中部具有一球孔,所述球孔于底板内侧及外侧均具有与外部相通的孔,摆动架具有一球头,所述球头铰设于所述球孔;所述摆动架远离所述球头的一端具有一用于连接红外线探测器的插接部,所述球头通过一杆件连接所述插接部,所述杆件及所述球头具有中空结构,与所述插接部连接之电线,穿设于所述中空结构,并通过球孔底部的线孔连接外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靠近所述球头的一端具有倒角,所述球孔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具有倒角;所述底板具有组合结构,包括基板和二块月眉,二块月眉设置于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侧,通过紧固件锁定于基板,所述基板及二块月眉共同界定出所述球孔;所述基板具有沉孔,所述二块月眉设置于沉孔内且顶面与所述基板面平齐。
然而,上述专利技术仍有不足,采用球头结构解决调节角度问题,其结构繁琐,制造难度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的红外线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红外线探测器,包括底壳和深测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支架与底壳枢接于第一轴线,探测头与支架枢接于第二轴线,第一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
红外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面板连接所述底壳,界定出一容置空间,所述支架及所述探测头位于该容置空间;且面板中部具有开口,所述探测头的顶部经该开口伸出于面板之外。
红外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具有交点。也就是说,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共面,此技术方案下,无论沿那条轴线调节时,探测头总有一点是不动的,可以讲探测头的外表面设置成以该点为中心的球形。
红外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头具有外球面表,所述面板之开口侧壁具有相向设置的一对月眉,一对的突起内侧均具有所述述外球表面相对应的内球表面。
红外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具有交点,所述探测头之外球表面之球心与该交点重合。
红外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面板连接所述底壳,界定出一容置空间,所述支架及所述探测头位于该容置空间;且面板中部具有开口,所述探测头的顶部经该开口伸出于面板之外;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具有交点;所述探测头具有外球面表,所述面板之开口侧壁具有相向设置的一对月眉,一对的突起内侧均具有所述述外球表面相对应的内球表面;所述探测头之外球表面之球心与该交点重合。
红外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支架与底壳之枢接,由位于底壳侧壁的一对同轴的销孔和位于支架两侧的一对同轴的销构成。
红外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头与支架之枢接部位设置于一对月眉之间,所述探测头具有球形外表面,所述月眉内侧对应地具有球形内表面。
红外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支架与底壳之枢接,由位于底壳侧壁的一对同轴的销孔和位于支架两侧的一对同轴的销构成;所述探测头与支架之枢接部位设置于一对月眉之间,所述探测头具有球形外表面,所述月眉内侧对应地具有球形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探测器,采用支架结构,支架与底壳枢接于第一轴线,探测头与支架枢接于第二轴线,第一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即能实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自由调节,结构又相对简单,从而也节约了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友华,未经徐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5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面密封摩擦表面温度的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浆料印刷量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