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式混凝土面料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4827.2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傅炳煌;洪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混凝土 面料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尤其设置一种用于搅拌混凝土面料的行星式搅拌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多孔砖因其具有生产能耗低、节土利废、施工方便和体轻、强度高、保温效果好、耐久、收缩变形小、外观规整等特点,而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混凝土多孔砖的生产设备大多为大中型机械设备,其中,对于混凝土面料的搅拌设备,现有是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而强制式搅拌机对于混凝土面料的搅拌存在搅拌速度慢、效率低、搅拌的混凝土面料上下色度不均匀、易产生结块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搅拌均匀的行星式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行星式混凝土面料搅拌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搅拌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设置于搅拌仓中心的主轴、固定设置于主轴上部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的若干搅拌臂、设置于第一安装座一侧与主轴平行设置的副轴、设置于主轴上端的大齿轮、设置于副轴上端与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设置于副轴上的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二安装座上的若干搅拌杆、以及通过减速箱连接驱动主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搅拌臂下端均连接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外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二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垂直布置在第二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机采用行星式搅拌结构,具体为在所有搅拌叶片绕主轴旋转搅拌的同时第二搅拌叶片又绕副轴旋转搅拌,从而使混凝土面料的搅拌更为均匀,避免混凝土面料在搅拌过程中上下色度不均匀、易产生结块等问题,同时有效提高了混凝土面料的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行星式混凝土面料搅拌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上的搅拌仓2,垂直设置于搅拌仓2中心的主轴5、固定设置于主轴5上部的第一安装座51、与第一安装座51固定连接的若干搅拌臂53、设置于第一安装座51一侧与主轴5平行设置的副轴6、设置于主轴5上端的大齿轮52、设置于副轴6上端与大齿轮52啮合的小齿轮62、设置于副轴6上的第二安装座61、垂直设置于第二安装座61上的若干搅拌杆63、以及通过减速箱4连接驱动主轴5转动的电机3,搅拌臂53下端均连接有第一搅拌叶片531、搅拌杆63外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二搅拌叶片631,其中,电机3与减速箱4之间通过皮带轮31、41和皮带(图中未示出)构成的传动机构相互传动连接,减速箱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轴5连接。
具体工作方式为:电机3通过上述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减速箱4,经减速箱4减速后驱动主轴5转动,主轴5转动驱动第一安装座51上的搅拌臂和副轴6绕主轴转动搅拌混凝土面料,同时主轴5通过大小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副轴6,使副轴6自转,副轴6的自转驱动搅拌杆63绕副轴6转动,从而形成行星式搅拌方式对混凝土面料进行搅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稳定土拌和设备
- 下一篇:滚筒木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