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惯性高速路面平整度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4551.8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5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陆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勒斯道路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惯性 高速 路面 平整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道路平整度进行测量的仪器,尤其是一种采用激光惯性参照路面纵断面剖面实现对路面进行长距离快速自动检测平整度的装置,涉及路面平整度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路面平整度直接反映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及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期限。路面平整度的仪器测定主要有两大分类:第一类为路面纵断面剖面测定(直接式检测类),即测出纵断面曲线,然后对测出的纵断面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第二类为车辆对路面的反应测定(响应式检测类),即测出车辆对路面纵断面变化的力学响应,然后对测出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路面平整度指标的换算主要是通过对标准仪器测得的结果进行标定而得到的。通常,第一类检测方法检测速度较慢,一般不能用于高速条件下的长距离检测,但检测精度较高,而第二类检测方法检测速度较快,但检测精度相对较低。第二类检测仪器常要借助于第一类检测仪器进行指标标定,因此无法用于对新施工后的道路平整度的验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传感器和垂直加速度传感器组合成惯性参照路面纵断面剖面检测系统,实时检测包括短波长及长波长的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直接式检测类),同时获得各种路面评价指标,包括:国际平整度指标(IRI)、平整度标准差(σ)、观测打分值(RN)、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构造深度(TD)。本实用新型可在正常车速的条件下对路面进行长距离快速自动检测与现场计算机数据分析与评价,可精确测得路面平整度及构造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激光惯性高速平整度仪,该仪器由激光传感器、垂直加速度传感器、电子转换器、A/D接口、电子数字编码器、脉冲计数器、车载式计算机(工业控制机)以及分别装载传感器和编码器的箱体所组成。安装在检测车前的横梁两端的箱体内安装有激光传感器、垂直加速度传感器、电子转换器、A/D接口。激光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子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相接,电子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A/D接口的信号输入端相接,A/D接口的信号输出端与车载式计算机相接。安装在检测车后车轮上的箱体内安装有电子数字编码器与脉冲计数器。电子数字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计数器的信号输入端相接,脉冲计数器的信号输出端将与车载式计算机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传感器主要检测路面纵断面剖面;加速度传感器主要获得检测车的垂直加速度,用于补偿检测车的垂直弹跳,减少系统检测误差;编码器则是用来获得检测车行驶的距离和瞬间速度;电子转换器则是用来将各传感器获得的电信号转换成A/D接口能接收受的电信号,并为各检测传感器提供必需的电源;A/D接口是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车载工业控制机能接收的数字信号。
本项目产品具有以下创新点:
1.在检测车的轮子上安装电子数字编码器,实现了速度和距离的自动检测,加强了系统自动化的程度,提高了路面质量检测的效率和速度。
2.采用高速、高分辨率的模数转换器和脉冲计数器组成计算机接口,将所有采集信号通过接口传入到车载式计算机(工业控制机)中,通过自主开发的专用处理软件,实现了路面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分析、保存等功能,代替了人工记录数据和分析数据的传统方法。
3.采用激光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技术,对路面纵断面剖面和路面横断面剖面实现了动态检测,使检测的数据更为准确。
4.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检测范围检测能力大、适应性好的特点。能广泛应用于机场跑道、桥梁引桥路面、高速公路路面等带有斜坡的长波长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等路面施工质量的验收、评价、分析,以及驾驶员舒适性和车辆行驶安全性的评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箱体所在车前横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编码器箱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勒斯道路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勒斯道路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曲线上拖拉顶推施工双向滑动滑道
- 下一篇:车用斜坡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