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井井筒管路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4179.0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郭保国;吴信远;方体利;刘宁;张红旗;张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7/00 | 分类号: | E21D7/0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井 井筒 管路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井井筒掘砌施工及二期井巷工程施工时,立井井筒内管路与混凝土井壁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矿山立井井筒掘砌施工及二期井巷工程施工时,井筒内管路敷设通常为传统的钢丝绳悬吊,立井井筒施工时利用地面安装的稳车、钢丝绳通过临时凿井井架天轮平台的悬吊天轮悬吊于井筒内,管路用钢板卡子与悬吊钢丝绳相联;二期井巷工程施工时井筒内管路也要采用稳车、钢丝绳、天轮下放,然后把钢丝绳上端固定于封口盘钢梁上,悬吊于井筒内,管路用钢板卡子与悬吊钢丝绳相联。这种方法需用的设备、材料较多,且占用井筒内空间大,不利于井筒内其它设施的布置,尤其是小直径立井或超深的千米立井弊端更加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井筒内管路敷设为管路用钢板卡子与悬吊钢丝绳相联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立井井筒管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立井井筒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对于井壁固定的锚杆,锚杆尾部设有一个管卡。
在上述的主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以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
锚杆尾部焊接一块钢板,钢板横向设有一个腰圆孔,所述的管卡通过螺栓与钢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锚杆尾部为一段扁平状连接杆,首部为一段麻花状连接杆。
所述的管卡由两半片抱箍对合后联接而成,在管卡的一端设有腰圆孔与钢板的腰圆孔对应配合,在管卡的另一端设有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锚杆与管卡固定管路占用井筒内的空间小,有利于井筒内其它设施的布置;且通过钢板的腰圆孔与管卡的连接,有利于调节管卡的位置,便于管路的固定安装;随着立井井筒深度不断加大,所需悬吊稳车、钢丝绳、天轮都需随着加大,而采用管路固定装置不存在这种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立井井筒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可相对于混凝土井壁1固定的锚杆4,锚杆4尾部为一段扁平状连接杆,首部为一段麻花状连接杆,锚杆4的尾部焊接一块垂直向上的钢板2,钢板2横向设有一个腰圆孔,钢板2与管卡3相连接,管卡3由两半片抱箍对合后联接而成,在管卡3的一端设有腰圆孔与钢板2通过螺栓连接,在管卡3的另一端设有圆孔通过螺栓连接闭合。
在立井井筒的混凝土井壁1自上而下间距8-10米打孔并安装锚杆4,锚杆4的麻花状连接杆采用树脂药卷固定于钻孔内,管卡3先把管子5卡紧,然后通过螺栓将管卡3与钢板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柴油机机油油位的防松脱机油尺
- 下一篇:用于薄煤层采煤机的截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