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抽油杆扶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54097.6 | 申请日: | 2011-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令学;丁明华;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17/0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抽油杆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油井下抽油杆上使用的扶正专用工具,是一种旋转式抽油杆扶正器。
背景技术
油田采油过程中,抽油杆与油管内壁发生偏磨已成为各油田影响抽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防止抽油杆在上下运动时与油管壁直接接触摩擦造成杆管磨损,往往在抽油杆上设置扶正器。
目前,该扶正器有固定式,也有活动式。固定式的扶正器由于不能活动旋转,在使用时,扶正体磨损程度差异很大,往往因局部磨损严重而失效,使用寿命较短。活动式的扶正器其扶正体虽然可旋转,但由于扶正体与上下端扶正套距离较大,导致扶正体旋转不规则,特别是结蜡结垢后易卡死无法旋转,造成局部磨损过大,降低使用寿命,影响扶正效果。在活动式扶正器中,滚轮式扶正器虽然能将杆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系数,但是滚轮式扶正器的滚轮易被卡死在固定销上,导致滚轮转动不灵活;轴承式滚轮扶正器的轴承密封性和润滑性难以保证,导致轴承滚珠易磨损脱落导致整个扶正器失效;滚球式扶正器的钢球直接与油管壁接触,中心处因旋转半径极小,转速较高容易致球体脱落失效。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567974U,提供了“一种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扶正器的外圆表面涂设有材料为Ni60A的高耐腐蚀合金涂层;所述抽油杆扶正器的外圆表面设有螺旋型槽。能够增加抽油机井管杆的使用寿命,降低油井检泵作业的工作量,降低采油成本。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871797,提供了一种“定位旋转刮蜡式扶正器抽油杆”。在上下接头间的抽油杆上固定有定位环,定位环下活动连接有扶正器,扶正器上纵向有螺旋导流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抽油杆扶正器,实现扶正抽油杆,减少采油过程中抽油杆与油管内壁磨损,克服扶正器局部偏磨严重,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扶正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转式抽油杆扶正器,主要由下接头、心轴、扶正体和上接头组成,下接头的下端有内螺纹,上接头的上端有内螺纹,在下接头与上接头之间连接有心轴,在心轴上套有一个圆筒形扶正体,扶正体与心轴之间滑动配合。在扶正体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纵向螺旋导流槽,其特征在于:在扶正体的两端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嵌入齿,扶正体两端的嵌入齿有一条直边和一条倾斜边,直边与中心线平行,扶正体两端嵌入齿的倾斜边的方向相反;在下接头上端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固定导向齿,在上接头下端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固定导向齿;固定导向齿有一条直边和一条倾斜边,直边与中心线平行。当扶正体向下滑动时,扶正体下端的嵌入齿能嵌入下接头上端的固定导向齿内;当扶正体向上滑动时,扶正体上端的嵌入齿能嵌入上接头下端的固定导向齿内。
为了实现扶正体能在心轴上转动,所述的上接头下端的固定导向齿与下接头上端的固定导向齿之间的相对位置错开半个齿距,即下接头固定导向齿的直边的延长线在上接头固定导向齿的倾斜边中点上。
所述的扶正体两端嵌入齿顶点之间的长度小于上接头固定导向齿顶端到下接头固定导向齿顶端的长度。
扶正体在油管内壁磨擦力作用下上下移动时,扶正体在每个上冲程和下冲程均旋转半个齿距,使扶正体有效单向匀速旋转,避免扶正体局部磨损过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扶正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旋转式抽油杆扶正器,连接在抽油杆上,减少采油过程中抽油杆与油管内壁磨损,扶正体能起到扶正作用,并且扶正体在心轴上旋转,使扶正体的磨损均匀,延长扶正体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定向井水平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接头,2-心轴,3-扶正体,4-嵌入齿,5-固定导向齿,6-上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旋转式抽油杆扶正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旋转式抽油杆扶正器,主要由下接头1、心轴2、扶正体3和上接头6组成。下接头1的下端有API标准内螺纹,上接头6的上端有API标准内螺纹,能连接在抽油杆上。在下接头1与上接头6之间连接有实心圆柱体的心轴2。在心轴2上套有一个圆筒形扶正体3,扶正体3与心轴2之间滑动配合。在扶正体3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三个纵向螺旋导流槽,井下液体能通过螺旋导流槽。在扶正体3的两端外壁上均匀分布有10个锯齿形的嵌入齿4。扶正体3两端的嵌入齿4有一条直边和一条倾斜边,直边与中心线平行,扶正体3两端嵌入齿4的倾斜边的方向相反。在下接头1上端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十个固定导向齿5,在上接头6下端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十个固定导向齿5。固定导向齿5有一条直边和一条倾斜边,直边与中心线平行。扶正体3的嵌入齿4能嵌入下接头1或上接头6的固定导向齿5内。上接头6下端的固定导向齿5与下接头1上端的固定导向齿5之间的相对位置错开半个齿距,即下接头1固定导向齿5的直边的延长线在上接头6固定导向齿5的倾斜边中点上。扶正体3两端嵌入齿4顶点之间的长度小于上接头6固定导向齿5顶端到下接头1固定导向齿5顶端的长度。如:固定导向齿5和嵌入齿4的齿高40mm,扶正体3两端嵌入齿4顶点之间的长度为240mm,上接头6固定导向齿5顶端到下接头1固定导向齿5顶端的长度为28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管式高效磨鞋
- 下一篇:一种镀钨基非晶态合金套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