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钻孔孔口灭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3615.2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罗惠林;张纯如;冯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钻孔 孔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孔口灭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施工钻孔,钻孔施工产生的煤和岩尘不仅影响钻工施工时的视线,更是对矿工身心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危害极大,后者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钻孔施工中的煤和岩尘的治理,是在孔口处进行喷雾,以及在20米范围内安装一道全断面喷雾,但灭尘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井下钻孔孔口灭尘装置,以便能更为有效地进行孔口除尘,避免粉尘在井下弥漫,改善煤矿井下工作环境,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钻孔施工人员的安全,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井下钻孔孔口灭尘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在钻孔孔口上设置灭尘套筒,钻杆沿轴向贯穿灭尘套筒;在所述灭尘套筒内,由挡块沿轴向分隔为处在钻孔孔口所在一侧的返渣区和另一侧的灭尘区;在所述返渣区的灭尘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渣口;在所述灭尘区的灭尘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灭尘区的灭尘套筒的上半部设置喷雾系统,在所述灭尘套筒的尾部设置端盖。
本实用新型井下钻孔孔口灭尘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喷雾系统是在所述灭尘区中沿灭尘套筒内壁的圆周方向上设置喷雾环,在所述喷雾环上间隔设置各喷头,所述喷雾环在沿灭尘套筒的轴向上间隔设置有多道,各道喷雾环通过干管以及设置在灭尘套筒外部的快速接头与井下压风管和水源管连通。
在所述出渣口设置可调开度大小的活动闸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进行孔口除尘,避免粉尘在井下弥漫,改善煤矿井下工作环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
2、本实用新型对于打钻过程中对出现的钻孔喷孔现象,可以阻挡煤、岩颗粒从钻孔内高速喷出,从而有效避免喷孔伤人事故的发生,保证钻孔施工人员的安全,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道喷雾环可以更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4、本实用新型在出渣口设置活动闸门,使出渣口的开度可以根据钻孔内返渣量进行调节,便于除尘。
5、本实用新型挡块的设置可以避免灭尘区内的水进入返渣区阻碍钻孔施工,同时还能有效避免钻杆在旋转过程中损坏喷雾系统。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安装,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雾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灭尘套筒前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板、2干管、3快速接头、4出渣口、5活动闸门、6挡块、7出水口、8喷雾环、9喷雾头、10灭尘套筒、11端盖、12钻杆、13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在钻孔孔口上设置灭尘套筒10,钻杆12沿轴向贯穿灭尘套筒10;在灭尘套筒10内,由挡块6沿轴向分隔为处在钻孔孔口所在一侧的返渣区和另一侧的灭尘区;在返渣区的灭尘套筒10的底部设置有出渣口4;在灭尘区的灭尘套筒10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7,为了保证出水顺畅,可以在灭尘区中一前一后设置两只出水口7,在灭尘区的灭尘套筒10的上半部设置喷雾系统,在灭尘套筒10的尾部设置端盖11。挡块6用于避免灭尘区内的水进入返渣区阻碍钻孔施工,同时还避免钻杆在旋转过程中损坏环型喷雾。
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如图1和图2所示,喷雾系统是在灭尘区中沿灭尘套筒10内壁的圆周方向上设置喷雾环8,在喷雾环8上间隔设置各喷头9,喷雾环8在沿灭尘套筒10的轴向上间隔设置有多道,各道喷雾环8通过干管2以及设置在灭尘套筒10外部的快速接头3与井下压风管和水源管连通。
如图3所示,在灭尘套筒10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板1,固定板1外圆周上的耳板13用于灭尘套筒10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在出渣口4上设置可调开度大小的活动闸门5,活动闸门5可以设置为滑动式结构,通过滑移活动闸门5来调节出渣口4的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3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管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摩擦套筒式大变形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