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的下承式挂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3600.6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2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梁超;张宏斌;李彬;李波;杨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施工 中的 下承式 挂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施工中的挂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中,挂篮是用于有通行要求且地基条件较差的大跨度混凝土桥悬臂现浇的一种装置。
目前常用的挂篮结构包括上承式三角挂篮、菱形挂篮、弓弦式挂篮以及混合式挂篮等等,这些已有形式的挂篮均设置在梁体的顶部。各种挂篮的混凝土浇筑状态和挂篮行走状态所受力模式相似,为保证挂篮施工过程中稳定性,在已浇筑梁体上必须预埋精轧螺纹钢作为后锚或是加载平衡重。挂蓝走行时必须设置反拉支座、下滑道和下滑道锚固钢筋,其中,反拉支座通过下滑道和下滑道锚固钢筋将拉力传递给已浇筑的梁体,下滑道锚固钢筋密布于所有箱梁节段的滑道上。底模平台和外模吊挂在外滑梁上走行,外滑梁的长度必须超过两个浇筑节段。这种传统的上承式挂篮在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施工时需要预埋较多数量的精轧螺纹钢,这些预埋件埋于箱梁中无法回收,造成材料浪费;
2、下滑道锚固钢筋的预埋精度要求较高,而滑道的再利用率极低;
3、反拉支座的设置较为复杂,不经济;
4、梁体顶部的空间受到上承式挂篮主桁架结构的限制,使得梁体钢筋骨架只能按照传统的方法在底模平台上现场进绑扎,操作难度大,影响工期;
5、上承式挂篮移动缓慢,走形过程中必须通过反拉支座反复配合完成,费时又费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改善挂篮走形方式、并能将已经完成绑扎的钢筋骨架整体吊入底模平台空间中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以缩短工期的桥梁施工中的下承式挂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的下承式挂篮的结构特点是:
具有两片倒梯形主桁架,由上弦杆、下弦杆、连接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竖杆向及斜杆构成;在所述上弦杆的尾部与已浇筑梁段箱梁翼缘板的底面之间设置上弦杆顶撑千斤顶,并设置一对以所述已浇筑梁段箱梁翼缘板的底面为支撑面的行走轮;在所述上弦杆的中部与后上横梁之间设置后上吊杆;所述上弦杆的前端与前上横梁连接;在所述下弦杆的中部与后下横梁之间设置后下吊杆;在所述前上横梁与前下横梁之间以前吊杆连接;
在所述后上横梁与已浇筑梁段的顶面之间设置垫块;
平行设置的各底篮纵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下横梁和后下横梁之间;挂篮底模固定设置在底篮纵梁上,挂篮侧模位于所述主桁架的内侧。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挂篮的走形方式可以将已经完成绑扎的钢筋骨架整体吊入底模平台空间中,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大大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
2、本实用新型选择了更为合理的受力方式,挂篮各工作阶段受力明确、结构简单、重复利用率提高,大大减省了预埋钢筋材料和预设工序。
3、本实用新型利用下承式挂篮的上部空间,提供整体钢筋骨架吊装就位的空间,其方法简单可靠,已浇筑的箱梁混凝土节段为梁体钢筋骨架的绑扎提供了空间,利用钢筋骨架绑扎与混凝土施工和挂篮行走的同步性,缩短施工工期。
4、本实用新型根据下承式挂篮移动模式,挂篮走形更加稳定,走形状态不再成为制约挂篮安全的主要因素,同时也缩短了挂篮行走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承式挂篮正面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承式挂篮侧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承式挂篮平面图;
图中标号:1上弦杆、2下弦杆、3后上横梁、4后上吊杆、5前上横梁、6后下横梁、7后下吊杆、8前下横梁、9前吊杆、10底篮纵梁、11挂篮底模、12挂篮侧模、13垫块、14已浇筑梁段、15已浇筑梁段箱梁翼缘板、16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下承式挂篮的结构形式为:
本实施例中的桥梁施工中的下承式挂篮具有两片倒梯形主桁架,由上弦杆1、下弦杆2、连接在上弦杆1和下弦杆2之间的竖杆向及斜杆构成;在上弦杆1的尾部与已浇筑梁段箱梁翼缘板15的底面之间设置上弦杆顶撑千斤顶,并设置一对以箱梁翼缘板的底面为支撑面的行走轮16;在上弦杆1的中部与后上横梁3之间设置后上吊杆4;上弦杆1的前端与前上横梁5连接;在下弦杆2的中部与后下横梁6之间设置后下吊杆7;在前上横梁5与前下横梁8之间以前吊杆9连接;
在后上横梁3与已浇筑梁段14的顶面之间设置垫块13;
平行设置的各底篮纵梁10固定连接在前下横梁8和后下横梁6之间;挂篮底模11固定设置在底篮纵梁10上,挂篮侧模12位于主桁架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3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