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冰开式冷却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3521.5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4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松立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2 | 分类号: | F28C1/02;F28C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江助菊 |
地址: | 3144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冰开式 冷却 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冰开式冷却水塔,尤其是一种能在严寒气象条件下使用的冷却塔。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用于热交换的逆流开式冷却塔在冬季严寒条件下,进风口经常被冰挂封堵,影响到冷却水塔的正常使用。冰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开式冷却塔的循环水,经冷却塔配水系统分水进入淋水填料热交热后下落进入雨区,并在该区域与塔内的一些结构件发生碰撞,产生细小的水珠和沿一些柱状结构成膜状下渗,而该区位于冷却塔的进风区前端,与水珠(水膜)接触的是刚进入冷却塔的强低温空气,将水滴中的热能吸走,使水珠倾刻间达到冰点并在结构件上凝结成冰,并经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冰越来越大而成为冰挂直至完全封堵进风口。冷却塔被冰封住后,进气口断路,风机负荷急剧增加,导致电机超负载损失或停机。由于进口通道的堵塞,使气流与水的热交换无法完成,造成工艺或工厂停运。
目前消除冷却水塔冰挂的常规方法是在冷却塔进风口上部加装热水管道,在冷却循环水循环的同时,用热水同步喷淋融冰或者反转风机将塔内热风吹向进风口,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热能和电能。在较寒冷地区外界的气温低于-10oC以下,工艺中所能提供的热能根本无法平衡低温空气流的吸收,始终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难以消除冷却塔的冰挂,最后不得不用人力破碎除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消除冰挂的防结冰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冰开式冷却水塔,包括塔体内的逆向交换区、雨区、集水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雨区进风口的前端设有水滴收集器,所述的水滴收集器隔断冷却塔内结构件并设有集水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水滴收集器外侧设有引导空气流经水滴收集器的蜂窝形导流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水滴收集器由薄膜式片状物集成组合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水滴收集器凸出于逆向交换区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利用控制冰挂源头的溅滴水来达到防冰目的,首先将经过在逆向交换区淋水填料热交换后进入雨区的分散水直接进入水滴收集器重新收集起来,隔断水流下落时与塔内结构件碰撞产生的溅滴水和游离水珠,并随装置内部的导流纹成膜状引导致集水盆。水滴收集器安装在雨区进风口的前端,外侧带有蜂窝形的导流口,可引导空气流从水滴收集器中间均匀通过。经加装该收集装置的冷却塔,其工艺循环水经配水系统分散并经淋水填料热交换后直接进入水滴收集器,并在收集区内重新汇成水流沿收集装置导流纹引导下落至集水盆,水滴收集器中汇集成的水流所含有的热能超过将进入水流收集器的冷空气加热至冰点以上所需的能量,冷空气被加热,结冰现象消失。
这样设计的冷却塔首先杜绝了冰挂的形成,保障工艺生产和设备安全,同时节约了水资源及电能。起到了冬季运行防冰的目的。
另外,由于冷却塔进风气流的特点影响,在夏季运行时冷却塔边缘的换热效果较差,而该收集装置主要是收集冷却的边缘水流,并使其在收集装置中重新分配,与进塔的新空气进行二次交换,可以提高冷却塔整体热交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施案例包括:塔体内的逆向交换区1、雨区2、集水盆,雨区2进风口的前端设有水滴收集器4,水滴收集器4隔断冷却塔内结构件并设有集水盆。水滴收集器4外侧设有引导空气流经水滴收集器4的蜂窝形导流口3。
水滴收集器4由薄膜式片状物集成组合成型,进一步的水滴收集器4凸出于逆向交换区1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松立冷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海宁松立冷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3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入电铜自动铆银点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音乐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