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量可调试管盒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53433.5 | 申请日: | 2011-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郑淑芳;李拥军;刘知兰;刘发新;李月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拥军 |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36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可调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试管盒。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的科研单位或医疗机构的化验室,在对实验标本进行检验时,都需要到样本送检单位去取样本,特别是医疗单位的化验室到各科室收取血液化验标本及其他的化验标本,一般是用一个能够盛装固定数量试管的试管盒去收集化验标本,但每个科室中每天需要化验的标本的数量是不同的,有时仅有几只,有时又有几十乃至上百支,具有不可预知性,但需要化验的标本又必须要取走化验,标本数量相差如此之大,逼迫标本收集人员每天不管有多少标本,都必须提最大体积试管盒去收标本,否则一次就有可能不会将标本拿到实验室去,但如果每次都按标本量多的带试管盒,则在只有很少试管时,也必须拎着个大大的试管盒来回跑,会极大地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再者医疗单位中血液化验标本也不能长时间在常温下存放,那样会导致标本的变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标本数量不可预知而使标本收集人员每天必须拎着大体积试管盒而增加劳动强度,试管容易破碎及标本在常温下暴露时间长而变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积可调,试管不易破碎且可保持盒内恒温的试管盒。
这种容量可调试管盒,包括盒体,活动装在盒体上端的提把,在盒体内侧壁上依次纵横排列装有竖向的支架和横向的支架,且竖向支架和横向支架呈90度夹角排列,在竖向支架上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卡,在横向支架上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卡,在盒体底面上设有滑槽,在盒体底面上设有与滑槽配合连接的滑轨,装在盒体内壁上与盒体底面构成空腔的导温板,装在盒体口上的盖。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盒体包括大盒体和小盒体,小盒体插在大盒体内通过设在大盒体底面上的滑槽与设在小盒体底面上的滑轨配合扣合在一起。且竖向支架上弹性卡距盒体底面的高度要高于或低于对应高度上横向支架一个弹性卡的卡身高度。依次纵横排列的竖向支架装在盒体内侧壁的一端上,而依次纵横排列的横向支架装在竖向支架盒体内侧壁的相对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盒体是可伸缩的,盒内支架和弹性卡都是有弹性的,且盒内有可保持恒温的导热板,因此标本收集人员平时无论有多少试管都只需提一个很小体积的试管盒,减轻了标本收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试管不易破碎,导温板与盒底构成的空腔内可以放有冰,可保持试管盒内温度恒定在储藏标本最适宜的温度上。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所示为容量可调试管盒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沿图1所示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沿图1所示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容量可调试管盒,包括盒体1,盒体1包括大盒体和小盒体,小盒体插在大盒体内通过设在大盒体底面上的滑槽5与设在小盒体底面上的滑轨6配合扣合在一起。活动装在盒体1上端的提把9,在盒体内侧壁上依次纵横排列装有竖向的支架2和横向的支架4,支架为弹性支架。且竖向支架2和横向支架4呈90度夹角排列,竖向支架2装在盒体1内侧壁的一端上,横向支架4装在装有竖向支架2盒体1内侧壁的相对一端上。在竖向支架2上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卡3,在横向支架4上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卡3,竖向支架2上弹性卡3距盒体1底面的高度要高于或低于对应高度上横向支架4一个弹性卡3的卡身高度。横向支架4上两个弹性卡3间的距离,与同一高度上两并排竖向支架2上的两弹性卡3间的距离相等。弹性卡3为弹簧夹。设在盒体1底面上的滑槽5,设在盒体1底面上与滑槽5配合连接的滑轨6,滑槽5与滑轨6都呈“八”字形。装在盒体1内壁上与盒体1底面构成空腔的导温板7,装在盒体1口上的盖8。盖8为装在盒体1口上槽内的相向对拉盖。该盒体通过盒底的滑槽与滑轨配合连接,使小盒体在大盒体内滑动伸缩,缩进时横向支架上的弹性卡与竖向支架上的弹性卡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拥军,未经李拥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3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