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救生舱制冷及除湿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3379.4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连城;渠清团;张国平;蒋彦龙;张利民;付转;邵翔宇;张凤;张承建;李玉平;李亚辉;任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E21F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67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制冷 除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矿用求生舱用制冷及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井下发生矿难时,来不及撤离的人员可将矿用救生舱作为临时的救护场所等待救援,此时矿用救生舱成为矿难时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矿难发生时,为了使矿用救生舱内部温湿度保持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之内,给内部人员提供相对良好的环境,就必须在舱体内部设置制冷及除湿系统。目前此类产品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电源作为内部空调制冷系统的动力源。如果使用外置的电源,则在矿难发生时电源线很容易被损坏;如果使用内置的电源,则在矿用救生舱的狭小空间内需要设置各种电气设备,既减小了矿用求生舱的可使用面积,又增加了舱内设备的复杂度。矿难发生时人容易慌乱,进入矿用救生舱的人员如果由于慌乱而误操作电气设备,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电源作为动力的矿用救生舱制冷及除湿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救生舱制冷及除湿系统包括贮存有高压制冷剂的储罐,储罐通过进气管连接有制冷盘管,进气管上设有减压控制阀,制冷盘管的出口连接有排气管。
所述制冷盘管上设有散冷装置,散冷装置为换热板或换热翅片。
所述制冷盘管及散冷装置的下方设有冷凝水储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电源作为动力,只需在舱内设置贮存有高压制冷剂的储罐,当舱内温湿度超过国家要求的数值时打开制冷系统中的减压控制阀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控制效果良好,成本低廉,加工方便,使用时在降温的同时又能起到除湿的作用(舱内空气遇到较冷的制冷盘管时,在热交换面上形成冷凝水),同时又避免了电气装置带来的安全隐患。
2. 散冷装置的设置能够强化制冷盘管的散冷效果。
3. 冷凝水储槽的设置,便于收集制冷盘管和散冷装置表面滴落的冷凝水,在紧急情况下这些冷凝水可作为舱内被困人员的水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救生舱制冷及除湿系统包括贮存有高压制冷剂的储罐1,储罐1通过进气管2连接有制冷盘管3,进气管2上设有减压控制阀4,制冷盘管3的出口连接有排气管5。所述制冷盘管3上设有散冷装置6,散冷装置6为换热板或换热翅片。所述制冷盘管3及散冷装置6的下方设有冷凝水储槽7。其中,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安装时本实用新型设在矿用救生舱内,其中排气管5的出口最好穿过矿用救生舱的舱壁露在矿用救生舱的外部,以便将释放冷量后的制冷剂排放出去。矿难发生后,舱内温度过高时,舱内人员可以打开减压控制阀4,使储罐1中的高压制冷剂减压后进入制冷盘管3内气化并通过制冷盘管3和散热装置将冷量释放到矿用救生舱内。舱内人员可通过调节减压控制阀4来控制制冷剂流量,从而调节舱内温度。舱内空气遇到较冷的制冷盘管3时,在热交换面上形成冷凝水,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起到除湿的作用。冷凝水滴下后落在冷凝水储槽7中,在紧急情况下可作为舱内人员的水源使用。
当然,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和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3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机械指示开关的移动插座
- 下一篇:一种无线USB集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