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解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2929.0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何自求;魏焕曹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焕曹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1517 广东省清远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电解反应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包括微电极包和盛装微电极包的反应池的微电解反应器。
背景技术
微电解技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前苏联科学家实用新型以来,理论研究日臻成熟,但由于其所用微电极材料为铁、碳粉末,极易沉积造成微电池短路等原因,长期未实现工业实用。本实用新型人提出的新型微电极材料(CN200910038783.1)设计方案,在微电极材料构成中加入了透气轻质陶粒,可克服微电极易沉积的弊病,使微电极技术的工业应用首先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得以实现。但在实际应用中,将该微电极材料直接投放入反应池中并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由于微电极材料各组分比重不同,即使施予强烈搅拌,仍会出现分层沉积现象并造成电极短路,使微电解反应的效率大受影响,且搅拌桨也易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微电极材料易沉积问题的微电解反应器。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包括废水蓄水池,该池内壁上涂敷有耐酸抗蚀涂料层,在所述蓄水池下部设有出水口,在该出水口的上方设有用于支撑微电极的隔栅,在该出水口下方的蓄水池底上设有曝气管网,所述曝气管网通过通气管与鼓风机连通。其中,所述的蓄水池的上部还设有废水进口、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的曝气管网安设在固定在蓄水池底的支架上,所述的微电极盛装在耐蚀网袋中。在该耐蚀网袋由滤布制成且其上均布有50~200目的孔以保证透气透水性良好,袋中盛装有所述的微电极,该微电极由陶粒、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粉和铁粉组成,总比重≈1。另外,所述的曝气管由耐蚀胶管制成,该管上的出气孔开在朝蓄水池底的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常规废水蓄水池的结构,通过加装曝气装置和阻止微电极沉积的隔栅及盛装微电极的耐蚀袋,采用正面进攻(通过加入陶粒调整微电极的比重)和侧面进攻(将微电极装袋)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长期困扰废水处理行业的微电极沉积问题,不仅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中微电解反应的效率和微电极材料的使用寿命,而且利于微电极材料的更换。同时,对现有废水蓄水池的改造容易、投入少、见效快,还使处理过程中的搅拌强度大幅度降低,减少了设备运行和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全剖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曝气管网的主视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隔栅的主视示意图。图中的标号代指为:1-废水蓄水池、2-隔栅、3-曝气管网、4-气管、5-废水进口、6-出水口、7-支架、8-隔栅支架、9-耐蚀网袋、10-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以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的CN200910038783.1号发明专利为基础,其主旨是利用该项专利提供的轻质微电极,并提供辅助手段、以可能的方式彻底保证轻质微电极不在其使用寿命时段内出现沉积、短路等现象。CN200910038783.1号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由陶粒、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粉和铁粉组成的用于废水微电解处理的微电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包括废水蓄水池1,该池内壁上涂敷有耐酸抗蚀涂料层,在该蓄水池下部设有供处理完毕的清水流出的出水口6,在该出水口的上方设有用于支撑微电极的隔栅2,该隔栅搁置在蓄水池内壁周向均匀分布一圈的隔栅支架8上,在该出水口下方的蓄水池底上设有曝气管网3,该曝气管网3安设在固定于蓄水池底的支架7上,曝气管网通过通气管4与鼓风机连通且曝气管由耐蚀胶管制成,该管上的出气孔开在朝蓄水池底的方向上。在蓄水池的上部还设有废水进口5,在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0。
进行废水处理操作时,先将微电极盛装在耐蚀网袋9中,所述的微电极由陶粒、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粉和铁粉组成,总比重≈1(因采用的是轻质陶粒,可方便地根据需求调整整袋的比重;所用的耐蚀网袋由滤布制成且其上均布有50~200目的孔以保证透气透水性良好。所用的微电极包每包重量通常小于或等于50公斤,以利于更换时搬运,具体需视处理的废水量与所需微电极的量而定,装好包好直接置于蓄水池的隔栅上,该隔栅上的栅孔或栅槽应能让水、气顺利通过。
将待处理废水通过进水口引入蓄水池后,关闭进水阀,开启鼓风进气(曝气)。在气流扰动下,池中废水呈紊流状态,微电极包在废水中悬浮翻滚,包内的微电极材料亦呈流动状态,由此与废水充分接触和对流并进行电化学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关闭进气阀停止曝气,排出处理后的废水至下一道工序。排水后即可进行第二次进水,如此地周而复始。
在操作过程中,当发现有微电极包破损时,可及时更换。当出现反应效率下降时,可及时向蓄水池内补充适宜数量的微电极包。当微电极材料的寿命期结束时,应及时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焕曹,未经魏焕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