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反射式尾纤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2077.5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5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昱升光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式尾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尤其涉及一种低反射式尾纤。
背景技术
尾纤又叫猪尾线,只有一端有连接头,而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
由于该种结构,如果不增加光隔离器,由于普通尾纤由于陶瓷端面的反射光,因此容易对光源的光谱输出功率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增大了传输光产生的附加噪音,从而对光源以及光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光学器件的缺点,提供一种低反射式尾纤,所述尾纤能够在不装光隔离器的情况下,具有隔离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反射式尾纤,包括金属套管以及套管内部的光纤,所述套管内部的空腔内部还设置有插芯部、吸光部,其中,所述插芯部由一个短插芯构成,并且,该短插芯的一个端面与所述光纤接触,一个端面与所述吸光部接触在一起。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光纤和插芯部的接触处有一个纤芯斜面,所述纤芯斜面与插芯部接触在一起。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吸光部由黑色吸光材料构成,所述黑色吸光材料填满金属套管与插芯部的空间。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黑色吸光材料是添加有吸光材料并经染黑处理的光纤粘结剂。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短插芯是陶瓷短插芯,所述光纤是单模光纤。
本实用新型在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以后,由于增加了吸光部,相对于普通尾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陶瓷端面的反射光对光源的光谱输出功率稳定性产生的不良影响。减少传输光产生的附加噪音对光源以及光路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和技术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反射式尾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反射式尾纤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所述低反射式尾纤,包括有一个金属套管4以及套管4内部的光纤3,所述套管内部的空腔内部还设置有插芯部2、吸光部1,其中,所述插芯部2由一个短插芯构成,并且,该短插芯的一个端面与所述光纤3接触,一个端面与所述吸光部1接触在一起。
其中,所述光纤3和插芯部2的接触处有一个纤芯斜面5,所述纤芯斜面5与插芯部接触在一起,一般地,该纤芯斜面5根据所需要的角度研磨,而其完成以后,与器件焊接在一起。
所述吸光部1可以采取加入0.5~1%的炭黑353ND胶形成。
当输入光在打到纤芯斜面时,多余的光进入加有炭黑的353ND胶,被其中的炭黑经过漫反射吸收,相对比同样正常结构的尾纤有更大的回损和低端面反射特性,从而减少传输光产生的附加噪音对光源以及光路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对金属套管外型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对陶瓷短插芯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选用带尾孔的SC或LC短插芯,但必须对光纤起到定位作用,并且与金属套管形成一定的空腔以填胶固化。所述短插芯是陶瓷短插芯,所述光纤是单模光纤。
一般地,所述陶瓷短插芯压入金属套管4时,必须要与金属套管4形成一个空腔以填入加有炭黑的353ND胶。其中,陶瓷短插芯在这里仍然对光纤3起到一个支撑和定位的作用。固化完成后采用正常的研磨方式研磨即可。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尾纤,输入光在打到纤芯斜面时,多余的光进入加有炭黑的353ND胶,被其中的炭黑经过漫反射吸收,相对比同样正常结构的尾纤有更大的回损和低端面反射特性,从而减少传输光产生的附加噪音对光源以及光路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昱升光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昱升光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