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倾倒漏水结构的电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1795.0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郜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顺章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A47J36/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成义生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倾倒 漏水 结构 电水壶 | ||
1.一种具有防倾倒漏水结构的电水壶,它包括壶身(10)、设于壶身内的壶胆(20),设于壶身顶部的壶盖(30),设于壶身底部的底座(40)、设于水壶主体一侧的手柄盖(50)、设于壶盖(30)内部的倒水开关(80)及设于壶盖(30)上端的开盖组件(9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壶胆(20)及壶盖(3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60)或第二隔板(723),在第一隔板(60)或第二隔板(723)上的气孔(61)处设有一个防止水壶在倾倒时水由所述气孔(61)流出的可移动的第一重力堵漏组件(71)或第二重力堵漏组件(7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倾倒漏水结构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30)包括上盖(31)、壶盖主体(32)、下盖(33)及密封圈(34),所述上盖(31)、壶盖主体(32)及下盖(33)通过螺钉对合连接为一体,所述壶盖主体(32)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重力堵漏组件(71)或第二重力堵漏组件(72)用的第一容置部(321)及凹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倾倒漏水结构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61)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倾倒漏水结构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力堵漏组件(71)包括第一防漏压片(711)、第一配重块(712),与第一配重块相连的第一配重杆(714)、第一隔板(60)、第一气孔板(716)及第一固定圈(717),所述第一配重杆(714)的一端与第一防漏压片(711)连接,其另一端由第一隔板(60)下端向上穿过设于第一隔板上的气孔(61)并与第一配重块(712)连接,所述第一配重块(712)是与所述气孔(61)的形状相对应的锥形柱状体,第一配重块(712)置于气孔(61)中,并可在壶身(10)倾倒时向上移动,所述气孔(61)与第一防漏压片(711)之间设有间隙,第一防漏压片(711)的直径大于气孔(61)底部的内径,当水壶倾倒时第一防漏压片(711)由第一配重块(712)向上拉动紧密贴合于气孔(61)的下端而防止开水从气孔处流出,所述第一隔板(60)装于壶盖主体(32)的第一容置部(321)中,第一气孔板(716)装于第一隔板(60)内上部,第一固定圈(717)装于隔板(60)上部,所述隔板(60)、第一气孔板(716)及第一固定圈(717)相互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倾倒漏水结构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60)是与所述壶盖主体的第一容置部(321)的形状相对应的板状体,第一隔板(60)顶部设有容置第一气孔板(716)用的第三容置部(62),该第三容置部(62)的底部呈栅格状,第三容置部(62)的外围设有置放第一固定圈(717)用的凹槽(62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倾倒漏水结构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漏压片(711)为圆形片状体,其直径大于气孔(61)下端部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倾倒漏水结构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块(712)中央开有用于和第一配重杆(714)连接用的孔(7121)。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倾倒漏水结构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板(716)上设有多个透气用的透气孔(7161),第一气孔板(716)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隔板的第二容置部(62)的内圈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顺章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顺章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7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