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式平板滤膜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1715.1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常江;邵梅生;曹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孚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反应器 浸没 平板 滤膜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式平板滤膜元件。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是集生物反应器中的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离于一体,是膜分离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废水处理新工艺。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微生物被截流于反应器中,从而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停留时间的彻底分离,与传统的生化污水处理技术相比,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具有出水水质稳定、设备占地面积小、污泥浓度高、剩余污泥产量低和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
在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史上不断涌现出各种材料和各种形式的组件类型,随着高性能的浸没式膜组件的研制和开发,相比于外置式膜组件,有设备结构更为简单,运行能耗大为降低的明显优势,进而使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开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平板式的膜元件克服了中空纤维膜的易断丝、难清洗等缺点,逐渐成为行业内所关注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传统的平板膜元件多为膜片上端抽吸出水,且膜片长宽比较大,多为直立放置,运行时上端所需抽吸压较小、下端需抽吸压较大,造成了有效过滤膜面受到过滤阻力不平衡,长期运行会导致上下端污染程度差异较大,局部膜污染加重,进而降低了整片膜出水通量;其次,平板滤膜与膜板支撑板多采用高分子树脂粘结,经长期运行发现,四角粘结处所受应力较大,容易脱裂,严重影响膜元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出水通量,平均分散过滤阻力的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式平板滤膜元件。
技术方案:一种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式平板滤膜元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两侧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滤液流道和滤膜平板;所述滤液流道包括一组支线流道和一根主线流道,支线流道通过主线流道连通,支线流道竖直设置,一组支线流道至少为7个,主线流道水平设置;支撑板外侧设有和主线流道连通的集水嘴,支撑板和滤膜平板之间设有衬布。
所述支撑板与滤膜平板的结合处的四个角为半径是20—50mm的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新型平板滤膜元件采用多流道,区分主次流道,并且将集水嘴设计于整片膜板的中央部位,更好的分散了抽吸压力,使膜面受到的过滤阻力更加平衡分散,减轻了膜面局部污染差异,进而减轻整体的膜污染情况,提高了平均出水通量,其次由于集水嘴设置于膜片中部,可以有效利用上部液位压力差,减轻了出水能耗;
采用先进的超声波焊接技术,更好的完善了平板滤膜与支撑板的结合强度,同时将焊接线四角改为圆弧型,更好的分散了四角所受到了应力,减少了由于膜元件运行过程中,膜袋反复形变所导致的四角崩裂现象,从而提高了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式平板滤膜元件,结构简单,能够平均分散过滤阻力,提高出水通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式平板滤膜元件的截面图;
图2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式平板滤膜元件,包括支撑板3,支撑板3两侧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滤液流道和滤膜平板1;所述滤液流道包括一组支线流道4和一根主线流道5,支线流道4通过主线流道5连通,支线流道4竖直设置,一组支线流道4至少为7个,主线流道5水平设置;支撑板3外侧设有和主线流道5连通的集水嘴6,支撑板3和滤膜平板1之间设有衬布2。
所述支撑板3与滤膜平板1的结合处的四个角为半径是20—50mm的圆角。
使用时,将膜元件浸入污水,通过橡皮压条逐片固定,集水嘴与外部抽吸装置通过硅胶管依次联通;开启抽吸系统,污水通过过滤平板滤膜过滤,过滤后的过滤液通过支线流道汇集至主线流道中,于集水嘴处排入抽吸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式平板滤膜元件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孚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孚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力驱动滗水器
- 下一篇: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布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