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51555.0 | 申请日: | 2011-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樊英;薛钟兵;韩学栋;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3/38;H02H7/18;H02M1/42;H02J3/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玉梅 |
| 地址: | 2111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2g 技术 车载 放电 装置 | ||
1. 一种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装置,包括连接电源火线和零线的电源输入部分以及电池,其特征是,还包括电网侧控制器和电网侧变换器,电池侧控制器和电池侧变换器,电网侧变换器与电池侧变换器相连,电网侧变换器的另一侧连接电源输入部分,电池侧变换器的另一侧连接电池;还包括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入部分母线的交流侧电压测量模块、交流侧电流测量模块,输入端连接电网侧变换器与电池侧变换器之间母线的直流侧电压测量模块,输入端连接电池的电池侧电压测量模块、电池侧电流测量模块;交流侧电压测量模块、交流侧电流测量模块将输出值送入电网侧控制器,电网侧控制器输出相关控制信号控制电网侧变换器完成适配或逆变;直流侧电压测量模块、电池侧电压测量模块、电池侧电流测量模块将输出值送入电池侧控制器,电池侧控制器输出相关控制信号控制电池侧变换器完成升压斩波或降压斩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网侧变换器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1、V2、V3、V4,V1的发射极与V2的集电极相连并通过滤波电感Lg连接电源输入部分的火线,V3的发射极与V4的集电极相连并连接电源输入部分的零线;滤波电容Cg并接于电源输入部分的火线和零线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池侧变换器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5、V6,V5的发射极与V6的集电极相连并通过平波电感Lb连接电池的正极,V6的发射极连接电池的负极;滤波电容Cb并接在电池正负两极之间;电网侧变换器中V1与V3的集电极相连并连接电池侧变换器中V5的集电极;电网侧变换器中V2与V4的发射极相连并连接电池侧变换器中V6的发射极;电网侧变换器与电池侧变换器之间在上述两节点上并接有滤波电容C1。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装置,其特征是,电网侧控制器包括给定值输入部分,直流侧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值与给定值比较后送入PI调节器,PI调节器的输出值与锁相后的交流侧电压检测模块输出值相乘,再与交流侧电流检测模块输出值比较后送入PR调节器,PR调节器的输出值与交流侧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反馈值相加后送入PWM信号产生器,PWM信号产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网侧变换器中V1、V2、V3、V4的栅极。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装置,其特征是,电池侧控制器为滞环比较器,其输出端连接电池侧变换器中V5、V6的栅极,输入端连接电池侧电压检测模块、电池侧电流检测模块以及直流侧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放电保护电路,放电保护电路并接于滤波电容C1的两端,并位于滤波电容C1与电网侧变换器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池故障断路器,其串联在母线上,并连接在滤波电容Cb与电池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装置,其特征是,放电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7,电阻R的一端连接功率开关V7的集电极,另一端与V7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滤波电容C1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5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