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51414.9 | 申请日: | 2011-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科;戴胜潮;杜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淋浴设备中的部件,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各种出水装置以达控制出水量的节水器结构。
背景技术
水资源缺乏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是需要提倡的环保课题。在一些公共场所,人们为方便用水,总是将水流开得很大,实际上这样的大水流也仅有20%左右的流水起到洗涤作用,另外80%左右的水是浪费的,因而为达节约用水的目的,需要设置强制节水的装置以实现主动的控制出水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控制出水量以达节约用水目的的节水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节水器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一调节环及一压盖,底座上设有进水通道,而调节环位于该进水通道处,压盖活动定位于底座中以将调节环限位于底座中,该调节环为软质可形变材料制成。
所述底座为一柱形座体,其底面的中部形成有供压盖限位的套座,在套座外周的底面上分布有进水孔,在各进水孔外周的底面上进一步分布有凸筋,各凸筋恰对准两进水孔之间,相邻的凸筋之间便形成与各进水孔相通的进水通路,在底座近上端的内壁上形成有内缩的卡台,该卡台表面形成为弧形导面;该压盖为一阶梯形盖体,即上端形成端盖,端盖的外径略大于上述卡台的内径,而端盖的下表面中部便向下形成沉柱,在端盖的外周分布有与上述进水孔错位的过水孔;该调节环为一外径小于底座下部腔室内径并大于等于压盖沉柱外径的软质环体。
所述沉柱中部向下延伸有导柱,
所述压盖上表面中部向下沉设有凹坑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一活动配合于底座中的压盖及位于压盖与底座进水通道中的软质调节环,在水流冲击压盖时,压盖对调节环挤压使调节环产生变形,因压盖上表面与下表面有压力差,当水压越大,压盖对调节环作用力越大,调节环的变形量随之增大,从而减小调节环与底座底面之间的过水面积,使流量达到一个趋于稳定的数值,如此便实现节水限流的功能。
另外,通过中部向下沉设有凹坑的压盖挤压调节环变形,凹坑可保证压盖的受力集中,令其对调节环的施压更均匀,同时调节环变形亦均匀,能更好地控制过水量,保证其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节水器的底座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节水器的压盖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节水器结构,其是固定于出水装置的入水管路中。该节水器结构包括一底座1、一调节环2及一压盖3,底座1上设有进水通道,而调节环2位于该进水通道上并由活动压盖3定位于底座1中,该调节环2为软质可形变材料制成,其随着压盖3压力大小而具有可形变的特点。
如图5所示,该底座1为一柱形座体,其底面11的中部形成有供压盖3限位的套座12,在套座12外周的底面11上分布有进水孔13,在各进水孔13外周的底面11上进一步分布有凸筋14,各凸筋14恰对准两进水孔13之间,相邻的凸筋14之间便形成与各进水孔13相通的进水通路,在底座1近上端的内壁上形成有内缩的卡台15,该卡台15表面形成为弧形导面;
如图6所示,该压盖3为一阶梯形盖体,即上端形成端盖31,端盖31的外径略大于上述卡台15的内径,端盖31上表面中部向下沉设有凹坑32,而端盖31的下表面中部便向下形成沉柱33,沉柱33中部向下延伸有导柱34,在端盖31的外周分布有与上述进水孔13错位的过水孔35;
该调节环2为一外径小于底座1下部腔室内径并大于等于压盖3沉柱33外径的软质环体。
如图2、3、4所示,组合时,调节环2套置于压盖3的沉柱33上,并与沉柱33一并伸置于底座1中,施力压盖3的端盖31,则端盖31便可滑过具弧形导面的卡台15而卡制于卡台15下方形成限位,与此同时调节环2便被定位于底座1中,并且调节环2恰处在压盖3端盖31与底座1的凸筋15之间,如此便构成一节水器。
本实用新型在常态时,节水器中的调节环2处于常态,此时的过水间隙较大。
当出水装置打开供水开关,水流冲击压盖3,使压盖3对调节环2挤压使调节环2产生变形,因压盖3的端盖31上表面与下表面有压力差,当水压越大,压盖3对调节环2作用力越大,调节环2的变形量随之增大,从而减小调节环2与底座1底面11之间的过水面积,使流量达到一个趋于稳定的数值,如此便实现节水限流的功能。而通过中部向下沉设有凹坑32的压盖3挤压调节环2变形,凹坑32可保证压盖3的受力集中,令其对调节环的施压更均匀,同时调节环2变形亦均匀,能更好地控制过水量,保证其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及手动双功能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机油泵的泄压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