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线路板载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1048.7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2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志;陶伟良;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6 | 分类号: | C25D17/06;H05K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线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线路板载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印刷线路板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一个方面的要求就是要求每张印刷线路板越来越薄,这样在总的电路板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更多张印刷线路板,以完成更加复杂的功能。
印刷线路板生产过程中需要电镀,其中一种高速的电镀方式是垂直式电镀。其采用的方式是将印刷线路板悬挂在载具上,载具带动印刷线路板经过多个电镀槽,印刷线路板分别浸入多个电镀槽内的电镀液内电镀。
在生产0.3mm以上的印刷线路板时,由于印刷线路板自身的刚性及重力作用,载具可顺利地带动印刷线路板移动,印刷线路板移动过程中可保持平稳,不会弯曲变形。但当印刷线路板厚度小于0.3mm、甚至小于0.1mm时,由于印刷线路板的刚性小,移动过程中,很难保持平稳,容易弯曲变形,弯曲变形后的印刷线路板电镀效果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现有技术中,对单张印刷线路板的厚度要求已经达到了0.05mm,这就对印刷线路板电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需要提供一种可确保印刷线路板电镀过程中可确保印刷线路板平稳移动的载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保持薄的印 刷线路板移动过程中不会弯曲变形的印刷线路板载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印刷线路板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第一夹持框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夹持框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夹持框与第二夹持框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将印刷线路板限制于第一夹持框与第二夹持框之间。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夹持框与第二夹持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限位装置数目为两个以上。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夹持框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二夹持框上设置有凹槽与定位柱相配合。
优选地是,所述的限位装置为夹持件。
优选地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杆,所述连杆至少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的连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上,所述横杆可在随连杆转动后卡设在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上。
优选地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设置有端帽,另一端设置有横杆;连杆可转动地设置第一夹持框上,端帽与横杆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框两侧;第二夹持框上设置有允许横杆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横杆长度与第三通孔长度相适应使横杆可穿过第三通孔,横杆长度大于第三通孔的宽度。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二夹持框表面设置有沉孔,所述横杆穿过第二夹持框后位于沉孔内,横杆可在沉孔内转动。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通孔内边缘设置有第一凸板;第二通孔内边缘设置有第二凸板。
本实用新型中的印刷线路板载具,可方便地夹持住印刷线路板四周边缘,可以确保印刷线路板移动过程中的稳定移动而不会弯曲变形。尤其是可确保比较薄的印刷线路板不会弯曲变形,可实现薄的印刷线路板快速电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印刷线路板载具,包括第一夹持框1和第二夹持框2。第一夹持框1设置有第一通孔12。第二夹持框2设置有第二通孔24。
第一夹持框1上设置有两个轴11。第二夹持框2上设置有两个轴套21,轴套21套装在轴11上。第一夹持框1与第二夹持框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夹持框1固定时,第二夹持框2可绕轴11转动。
第一夹持框1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三个连杆31。每个连杆31穿过第一夹持框1,连杆31一端设置有端帽(图中未示出),另一端设置有横杆32。端帽与横杆32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框1两侧。第一夹持框1上设置有定位柱13,第二夹持框2上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与定位柱13相配合,定位柱13可插入凹槽内。印刷线路板上设置通孔与定位柱13相配合,用于定位印刷线路板。第一夹持框1上设置有第一凸板14,第一凸板14位于第一通孔12的内边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工件镀硬铬双工位极架
- 下一篇:晶粒成像煮糖自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