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叉及具有变速叉的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0940.3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羽田雅敏;大矢日登志;中村健太郎;百田宏之;森隆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具有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叉及具有变速叉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变速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作为与形成有爪部侧相反一侧的背面部形成有捕油部(oil catch)的变速叉,该爪部用于与同步装置的连接套筒(coupling sleeve)相卡合。
在该变速叉中,将被捕油部捕获的润滑油供给到爪部。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3-125943号公报
但是,在这样的变速叉中,连接套筒相对于变速叉以比较高的速度相对旋转,因此难以向变速叉的爪部充分地供给润滑油,从而有时在爪部产生磨损。
另外,也能够形成从捕油部贯通至爪部的贯通孔而向爪部供给润滑油,但在该情况下需要进行加工,在成本方面是不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抑制成本增加同时提高变速叉的卡合爪部的耐久性,为了达到该目的的至少一部分,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叉,其用于与同步装置中的连接套筒相卡合,使该连接套筒位移,其主旨在于,该变速叉包括:凸起部;臂部,其与该凸起部一体地形成,该臂部具有: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与连接套筒相对的卡合爪部,该卡合爪部用于与形成在连接套筒的外周面上的卡合槽相卡合;外周面,其位于与内周面相反一侧;一对的位移方向端部;捕油部,其形成于外周面的与卡合爪部对应的位置处,该捕油部能够将捕获的润滑油供给到该卡合爪部;凸片,其竖立设置在利用捕油部而形成的润滑油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叉中,在外周面的与卡合爪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捕油部,在该捕油部内竖立设置凸片,因此,由于竖立设置凸片,提高了由被捕获到捕油部内的润滑油带来的卡合爪部附近的冷却效果。另外,由配置在变速叉的位移方向侧的齿轮的旋转而产生的风吹向凸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
另外,由于仅竖立设置凸片,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加,同时也能够提高卡合爪部的耐久性。当然,因为向卡合爪部供给被捕油部捕获到的润滑油,所以能够降低变速叉的卡合爪部与连接套筒的卡合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卡合爪部的耐久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叉中,也能够以如下方式形成捕油部和凸片,即,还包括突出肋,其自上述外周面的与上述卡合爪部相对应的位置突出,上述捕油部是形成于上述突出肋和上述外周面之间的凹部,该凹部的在一对位移方向端面的两侧部开口,上述凸片以在上述位移方向上将上述凹部分隔为第1凹部和第2凹部的方式竖立设置而成。
这样,能够容易地确保捕油部,并且能够至少从变速叉的位移方向侧端面向卡合爪部可靠地供给润滑油。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叉中,也能够如下设置上述凸片,即,将上述凸片竖立设置在使上述第2凹部处的能够用于捕获上述润滑油的容积比上述第1凹部处的能够用于捕获上述润滑油的容积大的位置处。
这样,与从第1凹部相比,从第2凹部能够供给更多的润滑 油,因此通过在配置有转速高的齿轮的一侧形成第2凹部,能够不仅向卡合爪部而且也向转速高的齿轮侧的同步元件、例如摩擦环(balk ring)或离合器齿轮等充分地供给润滑油。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叉中,也能够如下地形成变速叉和凸片,即,该变速叉利用铸造成形而成形,上述凸片利用铸造成形时的分模线而形成。
这样,能够容易地确保凸片。
另外,在利用铸造成形而形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叉中,上述卡合爪部的表面可以是形成有氧化覆膜的铸件表面。
这样,在卡合爪部的表面上形成表面硬度比施加加工情况下高的氧化覆膜,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耐久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叉中,上述卡合爪部的与上述卡合槽相抵接的抵接部可以形成为曲面。
这样,易于将润滑油供给至变速叉的卡合爪部与连接套筒的卡合槽之间。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叉中,上述凹部可以形成为其底面从竖立设置有上述凸片的位置朝向上述一对位移方向端面向下倾斜。
这样,更易于将润滑油供给至变速叉的卡合爪部与连接套筒的卡合槽之间。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叉中,也能够如下地形成捕油部和凸片,即,还包括突出肋,其自上述外周面的与上述卡合爪部相对应的位置突出,上述捕油部是形成于上述突出肋和上述外周面之间的凹部,该凹部的在一对位移方向端面的两侧部开口,上述凸片由以沿上述位移方向将上述凹部分隔为第1凹部和第2凹部的方式竖立设置而成的主凸片部和从该主凸片部向上述位移方向竖立设置而成的副凸片部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0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