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向驱动的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0301.7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5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和 |
主分类号: | A63C17/02 | 分类号: | A63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向 驱动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板以及类似的器材,特别是指操作者用摆动或扭动的方式来侧向驱进的滑板。
背景技术
常规的滑板及其一些变种器材久已被业内人士所熟识。一台典型的常规滑板,包括有踏板、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每个轮子组件通常是有一对轮子、一个轮轴、一个驱动轴以及有关结构,还有一个垫圈或类似部件用来减震,且使轮轴偏向中间位置。
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是相对方向设置的。相对设置的一个原因就是使滑板车更易灵活地转向。当操作者倾向于一边的时候,前轮处于初始方向,而后轮转向相反的方向,因而减少了转向的半径。
驱动轴或有关结构的角度典型地来说是小的,举例说,约在30°左右,其范围可以大约是20°~35°。在该范围的驱轴角时,以常规的相对设置方式的前、后轮组件,提供了合适的转向,故而毋须考虑较大的驱轴角的角度了。因有了合适的转向性,且其推力是操作者脚蹬地而产生的,并非是用其它的方法推动滑板车的,所以前、后轮组件上的驱轴角不需要有不同的角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使操作者用摆动或扭动的方式来驱动滑板前进的,必然希望驱轴角大于常规滑板所用的角度。因为常规的滑板根本没有考虑摆动或扭动的驱动方式,所以它们不必具有较大的驱轴角。在研究了本行业内目前具有大驱轴角的滑板时,发现一种“长踏板”的滑板,其踏板长度长于常规长度,设计成与所用“冲浪板”相似的长度,并具有大约42°的驱轴角,不过仍是以常规的相对方向设置的。该长板与常规板一样,还是设计成操作者基本上是用一只脚蹬地来推进的。
为了增强滑板与类似器材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为了促进可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或输运方式,需要一种不用脚蹬地、而用其他推进方法的滑板。本发明就是用摆动或扭动的方式,(沿运动方向线,操作者的两脚,前后地站在滑板的两端)来推进的一种滑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本行业内的目前滑板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侧向驱进的滑板。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下述结构的滑板来实现的:具有比常规滑板的驱轴角大很多的前、后轮组件(特别是前轮组件)的构成;前、后轮组件相同方向与相对方向的设置;踏板可以采用两部分构成,该两部分由可转动的转轴连接,它们之间设有可松开的锁紧机构;这种两部分结构的踏板,可允许操作者按他的意愿来改变任何一部份上前、后轮子组件设置的互相朝向。
总的来说,本发明的内容是揭示了一种侧向驱进的滑板器材:它是由一块踏板、一个前轮组件与一个后轮组件所组成的,前轮组件有两个轮子、一个前轮轴和一个前轮驱轴,前轮组件安装在踏板的底面前部,并且前轮驱轴与踏板的纵向水平线之间有一个驱轴夹角;后轮组件也有两个轮子、一个后轮轴和一个后轮驱轴,后轮组件安装在踏板的底面后部,前轮驱轴、并且后轮驱轴与踏板的纵向水平线之间也有一个驱轴夹角;前轮驱轴与后轮驱轴的夹角取向是相同的。踏板可以由前端与后端两部分所组成,前端与后端是可动式地连接的,可以绕着两者的纵轴,彼此互相转动。前轮驱轴角与后驱轴角可以是不同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中的一个,可以从同向设置改变为相向设置,反之亦可。 两端摆动或扭动,就可容易地驱动滑板纵向地前进。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滑板的构成实例。前、后轮组件具有不同的驱轴角。操作者是用摆动方式来使其前进的。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滑板的构成实例。前、后轮组件具有不同的驱轴角,它们具有相同的取向设置。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又一种滑板的构成实例。前、后轮组件具有不同的驱轴角,它们具有相对的取向设置。
图4~9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些滑板的构成实例。操作者也是用摆动或扭动的方式来使其前进的。
以上几个实例,将在下文中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这是操作者用摆动方式来使其前进的,第一种实例滑板110的构成。滑板110有踏板120,下面伸出有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130、140。每个轮子组件可有一对轮子131、132与141、142。它们是通过轮轴134、144,成对地连接在一起的。轮轴要能绕驱轴135、145转动,而驱动轴是被固定在支架136、146的位置上转动的。也可用不同的支架结构或其他方法来固定驱动轴。对于滑板而言,虽然允许驱动轴以对于踏板120给定的驱轴角位置上转动,但不允许引起轮轴本身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和,未经陈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0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