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式反应器大盖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0249.5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1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王文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龙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2B5/1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式大盖,尤其是一种用倒U型联合法制取海绵钛所用的加热式反应器大盖,属于蒸发冷凝加热装置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倒U型联合法制取海绵钛的过程中,当金属镁与四氯化钛的还原反应结束后,在还原蒸馏反应器内的海绵钛中还残留有部分氯化镁和金属镁杂质。为了把这部分杂质从海绵钛中分离出来并净化海绵钛,将盛有海绵钛的还原蒸馏反应器与冷凝反应器对接,在真空蒸馏状态下,经过冷凝反应器上带导管的大盖将氯化镁和金属镁等杂质送入冷凝反应器中进行冷凝结晶,一方面获得纯净的海绵钛,另一方面可回收冷凝结晶的氯化镁和金属镁。为防止气态氯化镁和金属镁在大盖引管中冷凝结晶后堵塞引管,从而影响气态氯化镁和金属镁与海绵钛的分离,现有技术是在引管外围增设电加热器及支撑电加热器的耐火保温层,以构成加热大盖。但是现有的加热大盖只能对大盖内的导管壁进行加热,无法将热能有效辐射至导管下端,使气态氯化镁和金属镁容易在大盖导管下端冷凝结晶,而一旦结晶长大,将会自下而上堵塞导管而影响真空蒸馏分离,从而降低海绵钛产品质量,延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另外,由于安装在大盖内的加热元件均裸露在外,无任何保护措施,当大盖中导管外壁的氧化铁皮脱落至加热元件上时,易造成引起短路或断路,甚至造成加热元件的损坏,从而缩短加热装置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加热大盖无法对导管下部实施加热,使气态氯化镁和金属镁容易在导管下部冷凝结晶,最终影响海绵钛与氯化镁和金属镁等杂质的有效分离,以及加热元件容易被脱落的氧化物引起短路或断路而造成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式反应器大盖。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加热式反应器大盖,包括其内设导管的盖体,导管的上端通过连接管与还原蒸馏反应器连通,导管的下端与冷凝反应器连通,导管外围通过多层耐热保温层设有多组环形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环形加热元件下方的耐热保温层上设有热辐射孔,以便通过热辐射孔将加热元件的热能传递至大盖底部,防止气态氯化镁和金属镁在大盖导管下方冷凝结晶而堵塞导管。
所述热辐射孔间隔设置在耐热保温层环形凹槽底部,并与环形凹槽垂直,以便通过垂直的多个热辐射孔将热能垂直向下传递,直至传递到大盖底部。
所述耐热保温层环形凹槽底部的垂直热辐射孔,其上端与环形凹槽连通,下端与相邻的耐热保温层环形凹槽连通。
所述环形加热元件外套接有导热保护套,通过导热保护套传递热能的同时,有效避免加热元件与脱落的导管外壁氧化铁皮接触,保护加热元件不因短路、断路而遭损坏。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反应器大盖导管下部的堵塞,提高了海绵钛与氯化镁和金属镁等杂质的分离效果,极大减少了人工疏通导管和更换加热式大盖的次数,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维修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实现了节能降耗,并且大大降低了海绵钛产品二次污染,确保海绵钛产品质量;同时有效避免加热元件与脱落的导管外壁氧化铁皮接触,保护加热元件不因短路、断路而遭损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式反应器大盖,包括其内设导管4的盖体2,导管4的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真空蒸馏器连通,导管4的下端与冷凝反应器连通,导管4外围通过多层耐热保温层1设有多组环形加热元件3,在环形加热元件3下方的耐热保温层1上设有热辐射孔8,该热辐射孔8间隔设置在耐热保温层1环形凹槽5的底部,并与环形凹槽5垂直,另外该热辐射孔8的上端与环形形凹槽5连通,下端与相邻的耐热保温层环形凹槽连通,以便通过热辐射孔8将加热元件3的热能传递至大盖2底部,防止气态氯化镁和金属镁在大盖导管4下方冷凝结晶而堵塞导管4,环形加热元件3外套接有导热保护套6,通过导热保护套6传递热能的同时,有效避免加热元件3与脱落的导管外壁氧化铁皮接触,保护加热元件不因短路、断路而遭损坏,加热元件3通过导线9与电棒10相连,以向加热元件3提供电能,7为热电偶,用于测量导管4外围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龙,未经王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0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连铸机使用的浸入式水口
- 下一篇:一种地下室排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