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0073.3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西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7/00 | 分类号: | F25B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是指运用制冷原理创造适宜的温度的系统。常见的制冷系统有:冷库(cold storage)系统、冷水机、空调等。以冷库系统为例,请参见图1,为现有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压缩机,11为高压管道,12为气管,2为冷凝器,21为储液管,3为膨胀阀,4为冷库,41为室内风机,42为蒸发器,43为积水盘,44为排水管。
现有的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制冷剂首先在压缩机1中进行压缩,形成高温高压(温度:80℃-120℃;压力:0.13mpa -0.18mpa)的制冷剂气体;该制冷剂气体通过高压管道11进入冷凝器2中,冷凝器2对其内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冷凝,形成中温高压(风冷机组液体制冷剂的温度为:35℃-40℃,压力:0.15mpa;水冷制冷剂的温度:30℃-35℃,压力为:0.15mpa)的制冷剂液体;该制冷剂液体通过储液管21进入膨胀阀3内进行节流,形成低温低压(温度:-40℃-10℃)的制冷剂湿蒸汽;该制冷剂湿蒸汽被膨胀阀3送入冷库4中的蒸发器42进行蒸发,同时,室内风机41将室内的空气吹入蒸发器42,蒸发器42蒸发过程吸热,将制冷剂湿蒸汽蒸发为气态制冷剂,使冷库4内温度降低;气态制冷剂被送入气管12中,重新进入压缩机1中进行压缩,进入下一个循环制冷过程。
上述蒸发器42在制冷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该冷凝水滴落到积水盘43,由排水管44排向室外。由于冷库4内的温度不断下降,这些冷凝水通常会以冰的形态存在于积水盘43和排水管44中,无法排出室外,从而影响了蒸发器42的制冷效果。现有的制冷系统常常采用电气融霜模式来处理这些冰形态的冷凝水,请参见图1,积水盘43内设有电加热管431,排水管44内设有电加热管441,其中,电热管431和电热管441可以为相同材质的电热管,当需要融霜时,将积水盘43内的电加热管431和排水管44内的电加热管441进行加热,使其温度上升到400℃左右,积水盘43内和排水管44内固态的冰融化为液态的水,然后通过排水管44导向室外。发明人发现,由于电热管为制热元器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不利于制冷系统的节能,降低了现有的电气融霜模式的实用性;另外,由于电热管在冷库内使用,长期在高低温状态之间转换,缩短了电热管的寿命,需要频繁更换电热管,增加了系统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了现有的电气融霜模式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采用制冷剂液体温度的热交换实现制冷系统的融霜,避免现有的电气融霜模式带来的电能损耗,提高制冷系统的节能环保,减少制冷系统维护成本,提高制冷系统的实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冷库;所述冷库内设有至少一个室内风机、与所述室内风机相连接的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接的积水盘、与所述积水盘相连接的排水管;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相连接;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接,其中:
所述积水盘内设有供制冷剂液体通过的液管;
所述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所述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膨胀阀相连接。
其中,所述液管在所述积水盘内呈U型排布。
其中,所述液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液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膨胀阀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高压管道,所述高压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所述高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管,设于所述液管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储液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所述储液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液管的贯穿所述排水管的一端。
其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液管为铜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西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西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0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风道的酒柜和冷藏柜
- 下一篇:一种车载空调压缩机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