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座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50022.0 | 申请日: | 201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5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7;H01R13/7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234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座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靠性佳的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的插座,其壳体组件均由绝缘性佳的塑胶材料制成。插孔因为插上负载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过载,短路等原因,造成用电器插头与插座内的导电端子接触处产生高温或火花,很容易引燃壳体组件的塑胶,进而导致起火,产品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插座,其可避免端子组件处产生的高温和电火花引燃壳体组件,防止起火,产品可靠性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插座,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置有导电端子,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壳体组件内还设置有绝缘隔热的保护面板,所述保护面板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与壳体组件开设有插孔的端面之间,所述保护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插孔相对应的通孔。
具体地,所述保护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凸设有延伸于所述插孔内且可与所述插孔内侧壁相匹配的凸起环,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凸起部的中央。
优选地,所述保护面板为陶瓷件。
具体地,所述插孔设置有至少二组,每一组所述插孔处均设置有一保护面板。
具体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和端盖,所述插孔开设于所述前壳的上端,所述前壳的下端设置为开口,所述端盖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壳的下端并形成可容置所述导电端子和保护面板的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有开关构件,所述开关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座,其通过在导电端子与壳体组件之间设置绝缘隔热的保护面板,可避免端子组件处产生的高温和电火花引燃壳体组件,防止起火,产品可靠性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保护面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包括壳体组件100,所述壳体组件100内设置有导电端子200,导电端子200上连接有电线210,电线210上连接有插头构件220;所述壳体组件100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插孔111,以供用电器的插头上的插脚插设,所述壳体组件100内还设置有绝缘隔热的保护面板300,所述保护面板300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200与壳体组件100开设有插孔111的端面之间,所述保护面板300上开设有与所述插孔111相对应的通孔303。通过这样的设计,即使在短路或用电器过载等情况下,用电器的插头与导电端子200接触处产生的电火花也不会引燃壳体组件100,防止壳体组件100起火,杜绝了事故隐患,产品可靠性佳。
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保护面板300包括基板301,所述基板301上凸设有延伸于所述插孔111内且可与所述插孔111内侧壁相匹配的凸起环302,凸起环302可平齐于壳体组件100的上端面,也可以略低于或略高于壳体组件100的上端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述通孔303开设于所述凸起部的中央。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使保护面板300可靠地处定位于插孔111处而不会随意滑移,产品结构可靠,且通过设置凸起环302,其对保护面板300可起到一个加强作用,可保证产品通过安规测试中的冲击测试,产品可靠性佳。基板301可呈平板板,也可呈凹槽状或其它合适形状,以保护壳体组件100的侧壁不会被电火花引燃。
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保护面板300为陶瓷件,其不仅绝缘,而且耐热隔温,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0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