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退壳射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9826.9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方福政;舒旭临;杨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福政;舒旭临;杨余 |
主分类号: | B25C1/14 | 分类号: | B25C1/14;B25C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退壳射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钉装置。
背景技术
射钉器是利用击针击发射钉弹,射钉弹内产生火药爆炸产生的推力作为动力,使打顶杆运动并将射钉打入建筑体的工具。射钉弹爆炸后其空壳必须要退壳取出,才能送入新的射钉弹以供再次使用。原有的退壳机构由于设计不合理,会出现送退壳精度不准,不稳定,不可靠,结构设计复杂,加工制造困难,成本过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的自动退壳射钉器以弥补现有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退壳射钉器,包括套筒,套筒内有活塞体,活塞体上开有复位通槽,活塞体内有打钉杆,其特征是:套筒上设置有复位销,活塞体后端连接有弹膛体,弹膛体后端有中心锥孔;弹膛体后端套有退壳套,退壳套端面有中心圆孔,圆孔内有阶台;中心锥孔和中心圆孔组成填弹孔;退壳套上有限位通槽,在弹膛体相适应的位置有限位孔;有限位销穿过限位通槽固定在限位孔内;复位通槽的前端有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让射钉器的活塞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打顶杆复位和完成退壳动作同步进行,定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保证了工作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利用了现有射钉器的主体的普遍结构,只需要在活塞体后端加装退壳套即可,而其它主要部件无需改型,也没有增加繁琐和脆弱的附加设计,所以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锥孔和通孔设计为中心圆形,退弹和填弹更加方便和快速。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打顶杆示意图。
图2是活塞体组件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退壳套示意图。
图5是套筒示意图。
图6是活塞体组件与退壳套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另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装配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以往的弹膛体和退壳套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打钉杆4装配在活塞体2内的空腔内,弹膛体19旋接在活塞体2后端,再将退壳套6套在活塞体2和弹膛体19上,并固定上限位销11。将上述装配成的整体送入套筒1内的空腔,插入复位销5并固定,复位销5伸入到复位通槽3内。
退壳套6套在活塞体2和弹膛体19上后,在填弹孔内进行填弹,此时,活塞体2处于前止点,如图6所示。从套筒1的开口13处伸手将射钉弹装入中心锥孔20和中心圆孔21组成的填弹孔内,射钉弹的弹壳上的凸台就卡在阶台9内,同时,射钉弹的尾部和退壳套6后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暴露出来。
将活塞体2的前端通过钉管等部件压在一基体面上,退壳套6的后端就压住套筒1内的击针座14往后移(击针座14后有弹簧),到达击发位置以后,击针通过击针座14上的击针孔15撞击射钉弹尾部,射钉弹爆炸,产生气体的冲击力使打钉杆4快速前移,完成射钉的过程。
在整体位于击发之前,复位销5位于复位通槽3的最前端,台阶12会对复位销5的圆台16有力的作用,使复位销5整体逐步上升,将位置腾出,从而避免打钉杆4在软基体时的失控冲出时损害部件。这点是最关键的,这样才能实现保护功能。
击发以后,在外力作用下,活塞体2整体向前移动,复位销5离开台阶12逐步下降,并对打钉杆4的圆台17有力的作用,结果是复位销5推动打钉杆4复位,当复位销5接触到退壳套6时,由于复位通槽3还有长度,所以,复位销5会对退壳套6有推动力的作用,在这个推动力的作用下,退壳套6和活塞体2有相对运动(如图7所示),运动的结果是退壳套6的中心圆孔21的阶台9对射钉弹弹壳的凸台有力的作用,当打顶杆4完成复位时,退壳套6运动的行程能使射钉弹弹壳被推出填弹孔。
值得说明的是:以往的射钉枪的退壳套6上的孔是偏心孔,退壳效果不好,而且再次装填的时候必须要使退壳套6向前复位和弹膛体19贴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任务,这就增加了一个动作。而本实用新型不但退壳时弹壳受力均匀,容易退壳,而且把装填动作和退壳套6的向前复位动作合并执行,提高了效率。
上述为一个工作循环。
限位销11穿过限位通槽18固定在限位孔10内,以限定退壳套6的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福政;舒旭临;杨余,未经方福政;舒旭临;杨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9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放PCB的排骨架
- 下一篇:防尘盖解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