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胎儿心电采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9815.0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7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巍;彭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44 | 分类号: | A61B5/04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胎儿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对胎儿心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便携式设备。
背景技术
胎儿监护是保障围产期孕妇及胎儿安全、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孕妇进入待产状态后,目前胎儿常用的监护方法是: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和胎儿胎心监护,其功能均为通过对孕期中胎儿心脏活动的检测,较早发现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进行产前治疗,以降低胎儿的出生缺陷率和死亡率。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是:由于胎动的原因,在医生不在场的情况下难以实施;经常使用对胎儿的健康状况有影响;只能检测胎心率,不能获取胎儿心电图那样的波形信息。而胎儿心电监护是孕妇进入待产期后较有潜力的方法,胎儿心电信号是胎儿心脏活动的最原发性信号,其电位的变化方向、次序和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并可反映整个心脏活动的循环兴奋过程。胎儿心电信号与心音和心动信号相比是最能反映胎儿心脏活动全貌的生理信号,而且胎儿出现异常时,胎儿心电图形态的变化比心音、心动发生的更早、更迅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胎儿监护方法中所存在的检测效果差、检查手段对胎儿健康影响大、检测结果抽象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检测方便、检测结果形象、更为安全有效的便携式胎儿心电采集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胎儿心电采集器,它包括:
心电导联系统,采集母体胸部、腹部心电信号,并将所得信号送至心电信号处理模块;
心电信号处理模块,对所采集的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分离出胎儿的心电信号并将该信号送至数据压缩模块、显示模块;
数据压缩模块,对分离后的胎儿心电数据进行编码压缩;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胎儿的心电信号以及综合诊断信息;
所述心电采集器还包括一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所述的心电信号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用于联系医护中心基站。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我们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作为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胎儿心电采集器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的心电信号处理模块电联接,用于存储胎儿的心电信号以及综合诊断信息。
作为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胎儿心电采集器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的心电信号处理模块电联接,用于编辑文字孕妇信息及日志。
作为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胎儿心电采集器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与心电信号处理模块电联接,用于管理心电采集器的供电。
作为优化,通讯模块采用的是3G模块。
作为优化,数据存储模块采用的是SD卡。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心电导联系统采集孕妇母体胸腹部的心电信号,再从这一所得信号分离出胎儿的心电信号,并将胎儿的心电信号通过所设的现实模块直观地反应出来,以便于孕妇观察胎儿的心脏活动情况;
2、本实用新型所设的模块将所采集到的胎儿的心电信号发送至医护人员处,并接收显示医护人员所返回的诊断信息及意见,形成医护人员与孕妇的有效互动,这样即使医生不在场也能够对胎儿的健康状况做出有效判断;
3、本实用新型通过心电导联系统采集孕妇的心电信号,对人体的伤害要远远小于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法对人体所带来的伤害,能够在保证胎儿健康安全的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监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心电导联系统;2、心电信号处理模块;3、通讯模块;4、数据压缩模块;5、数据存储模块;6、电源管理模块;7、输入模块;8、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胎儿心电采集器主要包括心电导联系统1、心电信号处理模块2、通讯模块3、数据压缩模块4、数据存储模块5、电源管理模块6、输入模块7、显示模块8,心电导联系统1与心电信号处理模块2保持通信相连,心电信号处理模块2再分别电联接后端的通讯模块3、数据压缩模块4、数据存储模块5、电源管理模块6、输入模块7、显示模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9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光板检测仪
- 下一篇:全自动土工合成材料厚度测定仪